跳到主要內容

分享園地 / 內思青年文章 / 青春回憶、回憶青春 NO.62

青春回憶、回憶青春
湯誌龍 2017.03.22

談回憶,尤其是青春的回憶,對我而言是件不容易的事,因為回憶起我的初中、高中時代,所謂的青春時期,心中總呈現灰灰的景象,沒有色彩感。回憶青春:談快樂?似乎有點奢求;談痛苦,倒不至於如此悲觀;談辛酸,父母親為一家10口的生活確實很辛苦,當然我們為人子女,儘可能打工賺點生活費補貼家用,著實有辛酸之感;談尷尬,因為沒有好成績,沒辦法考上好學校,面對同學們有很好的成就,與成就高的同學見面,總是存些尷尬;雖有些尷尬,但是心中從沒有後悔過來內思工校就讀,因為在內思,我從實習課程中,學了技術專長,讓我找回自信,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勇敢嘗試、學會了堅毅的精神,尤其是在拿起銼刀與鏨刀,鋼鐵讓我隨心所欲的改造形狀,即使因為不熟悉的技巧,不準確的捶打,手掌手背已經皮開肉綻,仍持續為了完成成品而努力操作,這種堅毅不拔的態度是難以抹滅的、是最有價值的青春回憶之一。

當然,如果有人問我:回憶青春時期,有沒有過失落感?有!對一位生長在卑微與貧窮的環境者,心中最常浮現的是:羨慕別人家庭的富裕、別人家的美滿、別人家的高貴、別人家小孩能夠去補習、能夠有家教;而陪伴我的絕大部分是:幫忙家事、幫忙家庭生計而工作;心中始終浮現出:生存的孤獨、為家庭的將來擔心、為自己的未來茫然。然而,內思的生活,尤其是高二下學期起至畢業,耶穌會神父、修士對我們同學們的關照,對我們的教誨,從他們的身教獲得的感動,再次回憶起那段時光,打從心裡湧出無限的甜美感。

如果能為自己留個篇幅,自我撰述個人青春時期的回憶,可以有眾多的面向去「回味」,包括:愉快的回憶、痛苦的回憶、辛酸的回憶、尷尬的回憶、後悔的回憶、羞愧的回憶、勇敢的回憶、堅毅的回憶、失落的回憶、感動的回憶、幼稚的回憶、擔心的回憶、孤獨的回憶、甜美的回憶、苦澀的回憶等等。曾幾何時,轉眼已經是花甲之年,再次回味,即使歡樂愉快回憶所佔的比例,感覺上似乎稍低些,我一直相信,任何一階段的人生,都很充實很寶貴,只要能再次自我欣賞走過的生活經歷,不只是回味無窮,其實也稱得上是無價之旅。感謝天主給予我很充實的青春時期,尤其是耶穌會內思工校的學習生活。

以人的一生,活在世上的時間軸而言,青春期可能位於國、高中階段;如果從一個人的知識或心智成長角度而言,記憶背誦與資訊吸收的青春期,卻可能是在國小至高中階段,甚至有些人的記憶心智之青春期「期間頻寬」,可能從小學至大學階段;再從理解、應用、綜合、歸納能力的角度而言,所謂的青春期,從一個人生存在世的平均年齡為軸,思考模式與能量的青春期就不一定能確定是某個階段的專屬了。對於我個人60個年頭的生命過程,我秉持的信念是:生活即是學習、工作不只是謀生,也是學習與成長,任何一階段的工作,不單純是挑戰,而是成長、更是感恩。以對於知識、技能、態度,為人處世的回憶中,多次自我檢視,反思過去的我、以至現在的我,似乎與耶穌會教育的理念相當的契合:服務他人、與他人生活、求更、愈顯主榮。

我個人雖不是一位基督徒,卻能感受到「愈顯主榮」的意涵,雖沒有很深的印象-在內思求學期間,神父與修士們是否提及「服務他人並與他人生活」、也沒有認識到「求更」的字眼,然而,我卻用別的方式展現出異曲同工的生活態度,那就是「既然花了時間,就把事情做對且做好」。再更仔細的推敲與回憶,仍不知道我這種為人處事的態度,是屬於父母的影響、是國小、初中、高中老師的影響、抑或是耶穌會內思工校學習過程中,神父、修士們一舉一動所產生的潛移默化?但是,深思之後,確定讓我打從心底體會到內思的教育,隱含著耶穌會精神的可貴之處。我沒把握,也不清楚,這些特質是否萌生於我的青春階段,但,絕對是因為有過這一段的薰陶,我的人生中的回憶才有此種感觸。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