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職國文第一冊 / 桃花源記

 

九、桃花源記

  陶淵明  

 

作者

 補充解釋

陶淵明,一名潛 陶淵明的名字,各家說法不一。宋吳仁傑陶靖節先生年譜以為在淵明,入更名朱自清文史論著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於比論各家說法後,認為可信;楊勇陶淵明年譜彙訂陶淵明傳彙訂也採說。說如下:「按先生之名淵明,見於集中者三;其名,見於本傳者一。集載孟府君傳祭程氏妹文,皆自名淵明。又按蕭統所作傳,及晉書先生對道濟之言,則自稱曰孟傳不著歲月(按:據楊勇考證,作於世);祭妹文晉義熙三年所作。據此,先生在淵明,可見也。對道濟,實在南朝宋元嘉年間,先生至是蓋更名矣。又延之作先生誄,云『有徵士陶淵明』;既以先生為臣,用其舊名宜矣。延之與先生厚善,著其為徵士,又書其時之名,豈亦因是以見先生之意耶!本傳當書『陶淵明元亮,入更名』。」

陶侃 字士行東晉潯陽人。曾任荊州刺史、廣州刺史,以平定蘇峻之亂,封長沙郡公,都督八州軍事。在廣州時,「搬磚習勞」傳為佳話。常謂:「大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晉書有傳。

曾幾度出仕 儒家思想的影響和親老家貧,是陶淵明少壯時出仕的原因。而他仕途困頓、時仕時隱,則一方面由於他高潔的人格,與當時官場惡劣的風氣不合;一方面更是和他出身寒門、家族地位的低微有關。九品中正制度之下,逐漸產生了門閥等級,法律上以門第家世來確定統治階級的等級和世襲特權,於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世族子弟在仕途上是比起寒門子弟來得優越多了。在東晉,政治上由四大家族壟斷,輪流執政。見手冊作者參考資料二。

為五斗米折腰 宋書隱逸傳:「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意謂不願為了微薄的薪俸,低聲下氣地侍候那些不學無術、作威作福的官場小人。五斗米,形容薪俸微薄。這是誇張的說法,實際上當時縣令年俸六百石至一千石,即令換算成日俸也有一兩石。靖節先生為強調人格尊嚴之無價,故抑之如此。此一事跡,後人常引以入詩入文,而濃縮為「五斗折」、「折腰吏」、「折腰五斗」、「為米折腰」、「折腰營口」等等,已成著名文學典故。

私諡 相對於「官諡」而言。諡法為國家榮典,有身分上的資格限制。某些具社會聲望的人,儘管成就和貢獻為世所知所重,卻無從得諡於朝廷,而由親友、門生、故吏私下立諡。但國家不承認,也不能稱「某某公」,只稱作「某某先生」或「某某子」。前者如陶淵明靖節先生漢陳寔文範先生;後者如隋唐之際的王通文中子

田園詩人之祖 詩史上陶淵明所開創出來的田園詩領域,其內容並非一成不變。早期從陶淵明王維,真正描寫農家生活的作品少之又少,絕大部分只是抒寫士大夫的隱逸之志、歸田之樂。此所以鍾嶸陶淵明為「『隱逸』詩人之宗」也。中以後,田園詩受到新樂府運動的影響,詩人描寫農家生活,往往意在反映農民生活的困苦,以諷諭執政當局。如白居易觀刈麥。這是田園詩內容的一次大變化。到了南宋,田園詩的內容又有一次較大的變化。那就是結合農家生活的苦和樂,詩中既展現農村幽靜的景色、悠閒的生活,也揭露統治階級對農村經濟的剝削、摧殘。代表作品有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以後的田園詩,大率不出前述三種內容。如果從橫切面分析,察看詩人與田園生活的關係,則田園詩有二種:其一、詩人是參與者;其二、詩人是旁觀者。結果我們驚訝地發現到,只有陶淵明是參與者,其他像儲光羲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張籍柳宗元白居易韋莊梅堯臣楊萬里陸游范成大高啟鄭燮等,都只是旁觀者而已。陶淵明可說是唯一「拿著鋤頭在大地上寫詩」的大詩人。

隱逸詩人之宗 語出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文體省淨,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詞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歎其質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語譯:陶淵明詩源出於應璩,兼有左思的風調和筆力。語言簡潔明淨,幾乎沒有多餘的字句。誠摯深切之意、真率古樸之心,都表達得十分婉轉貼切。每次讀他的詩文,都會想起他的文人品德。世人讚嘆他的詩風質樸真率。至於「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雲」之類的詩句,清麗華美,哪裡只是農家的言語啊?他是古往今來隱逸詩人的宗師啊。

 參考資料

一、陶淵明簡譜

 

時 間

年齡

重要事跡

東晉哀帝興寧三年(西元三六五年)

1

 

東晉簡文帝咸安二年(西元三七二年)

8

喪父。

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西元三七六年)

12

庶母喪。

太元十七年(西元三九二年)

28

五柳先生傳

太元十八年(西元三九三年)

29

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太元十九年(西元三九四年)

30

州召主簿,不就。喪妻。

太元二十一年(西元三九六年)

32

繼娶氏。

東晉安帝隆安四年(西元四○○年)

36

仕於荊州刺史桓玄

隆安五年(西元四○一年)

37

冬,母夫人卒。辭官歸家。

元興三年(西元四四年)

40

始為鎮軍將軍劉裕參軍。不久,改任建威將軍劉敬宣參軍。

義熙元年(西元四五年)

41

三月,辭建威將軍參軍。八月,為彭澤令。十一月,棄職還里。

義熙二年(西元四六年)

42

歸去來辭歸園田居詩。

義熙十三年(西元四一七年)

53

詔徵著作佐郎,不就。作飲酒詩及桃花源詩

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西元四二七年)

63

朝廷將復徵命,會卒。葬於廬山之西南。

二、陶淵明的仕與隱

東晉是一個講究門第出身的時代。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對於寒門出身的人來講,姓字幾乎是無意義的。陶淵明的曾祖陶侃,雖有功於東晉,但由於出身寒門,所以經常遭人嘲笑。

陶淵明在內心深處有著強烈的兼濟天下的政治情懷。少年時「猛志逸四海」,老年時「猛志固常在」,使得他幾次出仕,以求實現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

陶淵明出仕為官,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好友顏延之陶徵士誄中提及的「遠惟生致親之議,追悟子捧檄之懷」。田過毛義出仕為官,並非本意,但為親為孝,為家庭生計,他們不得已而為之。陶淵明也是如此,所以他內心常常處在深深的矛盾之中。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看似突然,實則必然。在門閥世族制度的時代,陶淵明像其他許多出身寒微的士人一樣,雖勉強入仕,但官職低微,壯志難酬,只能屈沉下僚,仰人鼻息。於是憤而歸隱成了無言的抗議。

陶淵明辭官歸隱之初,過著一種夫耕於前、妻鋤於後、餘暇較多、無憂無慮的生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天災紛至沓來,陶淵明的家境越來越壞,稼穡不能自持,甚至只能借貸度日。即使這樣,陶淵明依舊不改自己的品行節操,不結交豪門貴族,只與村夫隱士相往來。當時人們即把陶淵明慧遠法師的著名弟子劉遺民周續之,共稱為「潯陽三隱」。

幾經入仕、辭官的反覆,陶淵明終於悟明自己的人生志向—「寧固窮以濟意,不委曲而累己」(感士不遇賦)。他要像黔婁一樣保持正直之士的傲骨勁節。

—節錄自趙東栓中國文學史話吉林人民出版社

三、陶淵明的人格與作品風格

古代有不少所謂「隱士」,其實是故作清高,沽名釣譽;陶淵明卻是一位真的隱士。他享年六十三歲,倒有五十餘年在家鄉農村過著隱居生活。也曾斷斷續續做過幾次官,但從四十一歲辭去彭澤令後,便再也不肯出仕。晚年景況頗為艱窘,有人勸他再謀官職,也有人不理解他,對他議論紛紛,五十多歲時朝廷還徵他為著作佐郎,但他一概置之不理。在長期的隱居生活中,陶淵明寫了許多動人的詩歌,以隱居躬耕生活為題材。詩中描繪優美的農村風光,歌詠飲酒撫琴、讀書賦詩、訪問鄰曲、閒話桑麻的種種情趣,抒發了對這種寧靜閒逸生活的衷心喜愛,表現了沖淡曠達、安貧樂道的品格。在陶淵明以前,還沒有人像他那樣把吟詠隱逸的題材寫得如此生動多樣。

不過我們如果把陶淵明這位「隱逸詩人」理解成總是悠然自得,沒有一點內心衝突,那就不正確了。詩人的隱居,本是不得已的。他少年時代接受了傳統的儒家教育,對於大濟蒼生、立善垂名本有熱烈的嚮往。但他眼見當時官場充滿了虛偽和貪婪,才能出眾、秉公正直之士不但受到誹謗,而且常常橫遭不測。詩人不願意、也不善於在這樣汙濁的宦海中浮沉。他對這種不合理的現實感到悲憤、困惑,但根本無力去改變它,於是他只得逃避到田園中去。雖然比較清苦,但尋得了心靈的相對自由。他把歸隱視為生命的寄託與歸宿,因此才把田園生活寫得那樣平和、淳樸、美好。但他歸隱之後,想到自己終將默默無聞地度過此生,少年時的壯志已成夢幻,也還是不能不感到悲哀淒涼;自己心中的矛盾、痛苦也無人理解,又感到多麼孤獨!這種心情,在組詩飲酒雜詩等作品中多有表現。此外,詩人常常悲嘆貧苦,憂念死亡。他也沒有忘卻政治,述酒就是一首寄託了晉宋易代之悲的詩作。總之,陶淵明歸隱了,但並不可能全然脫離現實,他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仍然受著時代、社會的制約。

楊明,節錄自古典文學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陶淵明的任真率性與高風亮節

()愛松又愛菊

陶淵明不與世俗同調,愛松也愛菊,而且常形諸詩文。如「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飲酒之七);又如「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辭)。

菊、松秉性高潔,又不畏霜雪,陶淵明透過「比德」加以認同,不難理解。但是他「宅邊有五柳樹」,自號先生,就不知用意所在了。柳條軟弱,隨風飄盪,最易折腰,而且望秋先零;凡此,既與松、菊完全相反,也與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志趣大相逕庭。

大概陶淵明真正愛的是松、菊;至於柳樹只是正好長在宅邊,可以作為住所的標誌,故順手取以為號,如此而已。

()傳下重陽賞菊的習俗

陶淵明是個標準的「菊迷」,周敦頤愛蓮說中以他為愛菊的典型,民間更奉他為「九月花神」。有人甚至認為九月九日重陽賞菊的習俗,也是始於陶淵明

陶淵明回歸田園後,開闢了個大菊花園。所種「九華菊」白瓣黃心,花頭闊達二寸半,甚為可觀。每逢秋日,附近親友常到他家作客賞菊,喝菊花酒、菊花茶;還准吃又准帶,離去時人人一捧菊花。

客人人去人來,主人應接不暇。陶淵明於是突發奇想,要是能讓菊花定時在某一天開放,客人也集中在某一天來,該有多好。有一天灌園時,他邊澆水邊對菊花祝禱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日來。」說也奇怪,屆時果然菊花一齊盛開,客人也都不約而同趕來。賓主盡歡後,大家相約年年重陽這天來賞菊。從此重陽賞菊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生子不肖,飲酒解憂

陶淵明二十七歲初為人父,欣喜之餘,作命子詩:「名汝曰,字汝求思(以子思為目標)。溫恭朝夕,念茲在茲。尚想孔伋,庶其企而。」藉著命名寄託他望子成龍的願望。

無奈造化弄人,詩人先後生了五個兒子,都是虎父犬子。四十二歲那年的某一天,詩人一邊喝酒一邊寫下責子詩,一一加以數落:「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老大最糟:「阿舒的小名)已二八(十六歲),懶惰故無匹」;老二也好不到哪裡去:「阿宣行志學(十五歲),而不愛文術」;老三、老四同樣令人快樂不起來:「年十三,不識六與七」;老么更是只會吃:「子年九齡,但覓梨與栗」。

數落既畢,詩人的結論是「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看似曠達的背後,其實難掩傷感。

()做官只為喝酒

陶淵明常對人說,生平最大願望是做個小縣令,常有朋友陪他喝酒。他做彭澤令,一上任,便交代屬下,把所有公田都種釀酒用的黏性稻種,還高興地說:「讓我能天天醉在酒裡,我便心滿意足了!」妻子知道了,忙出面勸阻,要求改種食用的稻子。夫妻相持不下,只好彼此妥協,各種一半。

做官期間,他不理官場規矩,更不屑奉承上司。有一次,郡裡派了督郵(督察)來縣視察。縣裡官員各個緊張,忙亂成一團;獨縣令不以為然,也不以為意,依然官服不整,衣帶鬆亂;縣吏提醒他見上司必須穿著正式禮服,整肅儀容,以免引來不滿。陶淵明一聽,沉吟片刻,嘆道:「我實在沒辦法為了五斗米,就彎下腰來伺候這些作威作福的官場小人!」當日便解印掛冠而去,前後只做了八十幾天的縣令。稻子都還來不及成熟,供他釀酒呢。

()入社也為喝酒

慧遠法師廬山籌組蓮社謝靈運要求入社,慧遠因為他心太亂而拒絕,卻寫信邀請陶淵明陶淵明覆信說:「允許喝酒,便去。」得到肯定的答覆,陶淵明興沖沖地趕來,還來不及喝酒,眾人便先要求他入社。陶淵明眉頭一皺,轉身又下山了。

()潯陽三隱與虎溪三笑

陶淵明辭官歸隱後,與周續之劉程之劉遺民)最是相得,過從甚密。時人稱為「潯陽三隱」。

當時名僧慧遠遁跡廬山苦修,偶爾送客下山,送到山腰一條溪流,聽到虎嘯便止步道別。因此溪名「虎溪」。據宋陳舜俞廬山記,有一次慧遠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下山,三人邊走邊談,越談越投機,不知不覺中竟聽不到虎嘯;及至發覺,早已過了虎溪。三人於是縱聲大笑,響徹空山。宋代畫家石恪繪有虎溪三笑圖以誌此事,蘇軾為之題贊。

()歸隱後與官場中人的往來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看似要與官場中人劃清界限了,但為了酒,有時也難免有違初衷。

1.王弘

江州刺史王弘因仰慕,幾度欲識荊,他總稱疾不見。王弘不死心,派人偷偷偵伺他的動靜。某日,得知他欲動身前往廬山,忙請出陶淵明的好友龐通之一干人,攜帶酒菜守候半途,自己則躲在附近,伺機而動。

不久,陶淵明果然坐著籃輿(像大竹籃的轎子)來了,龐通之等人邀他到野亭喝酒。喝著喝著王弘出現了,陶淵明正在興頭上,欣然與之相見。席間,王弘發現陶淵明腳上沒穿鞋,便叫左右為他量腳長,做鞋。陶淵明也毫不推辭,立即伸出雙腳。

散席後,王弘邀他到府邸接受進一步的款待,他也欣然應允,竟忘了此行出門的目的。於是,一個坐著籃輿的隱士,一個乘坐高車的大官,就這樣一路上有說有笑,朝城裡去了。

這以後,王弘只要想見陶淵明,便帶著酒菜在山野間與他共醉;也常送來米糧和好酒,陶淵明從不拒絕。有一年重陽,陶淵明苦無酒喝,走到籬邊摘下菊花把弄。百無聊賴之際,王弘派人送酒來了;陶淵明大喜過望,就地喝將起來,醉醺醺地走回屋裡。

2.檀道濟

王弘離開江州後,陶淵明失去了接濟,又無酒可喝,貧病交迫。新任的刺史檀道濟登門造訪,發現他倒臥在床,餓得又乾又瘦,便勸他出仕劉宋,以免貧困。檀道濟本是室舊臣,搖身一變成了劉宋新貴;陶淵明不齒其為人,反唇相譏。檀道濟不以為忤,仍命隨從送上米糧酒肉。陶淵明看都不看一眼,揮手打落在地。

同樣是刺史,同樣能供應他酒肉,陶淵明或接受或拒絕,主要關鍵在於:王弘很識趣,不與他談政治,不邀他重返官場,只陪他喝酒聊天。

3.顏延之

另一個與陶淵明有交往的官場中人是舊友顏延之顏延之奉派擔任始安郡太守時,曾在潯陽短暫停留,每天約陶淵明開懷暢飲;離去時,留下兩萬錢相贈。陶淵明悉數送往酒家存放,然後每天空手前往買醉。

()醉石遺跡與陶祠楹聯

江西星子縣栗里西北,有建築名醉石館,又稱五柳館歸去來館,為陶淵明醉遊之所。館右有一水池,池中有巨石,高大如小屋,頂平而光;因陶淵明醉後常倒臥在此,故稱「醉石」。相傳石上「隱然有人形」,甚至可看出當年陶淵明醉臥時留下的耳跡和吐酒跡。

縣西十五公里處有陶村,村民皆詩人後裔。村西有陶祠,正堂聯云:

彭澤,恥折腰;入蓮社,欲眉攢;寄奴劉裕)何罪,慧遠何功,名教慨淪胥,晉宋總非公世界。

將撫琴,若無絃;或推書,不求解;松菊吾朋,羲皇吾侶,馨香昭奕祀,子孫常戀舊柴桑

上聯強調其遠離政治,超越世俗;下聯凸顯其率真、高潔。善頌善禱,可為詩人一生之寫照。

()待客之道

陶淵明喜歡以酒待客,不管來客是什麼身分,只要家有存酒,一定取出邀人共飲,不醉不散。要是他自己不勝酒力,便瞇著醉眼告訴客人說:「我醉了,想睡一覺,你可以走了!」

某天,郡城來了一位武官,陶淵明依例以酒待客,但舊酒已經喝完,新酒則尚未過濾酒渣。陶淵明於是摘下頭巾,當著客人的面濾酒;濾完,重新戴回頭上,興高采烈地邀客人共醉。

()撫弄無絃琴

陶淵明對音樂了解不精深,卻有一張無絃琴。與親友聚飲,酒酣耳熱之餘,有人高歌,他便取出無絃琴,撫弄伴奏助興。旁人不解,他說:「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

(十一)寄酒為跡

「飲酒賦詩」是陶淵明生活的寫照。酒與陶淵明已結下不解之緣,不只生活中不能沒有酒,詩中也是酒氣薰人。據統計,在其一百二十六首詩之中,與飲酒有關的文字,有「酒」、「醪」、「酣」、「醉」、「醇」、「飲」、「斟」、「酌」、「餞」、「酤」、「壺」、「觴」、「杯」、「罍」等,總共出現九十幾次,其中「酒」字即有三十二次。所標詩題與飲酒有關的也不少,計有連雨獨飲一首、飲酒二十首、述酒一首、止酒一首,約占全集五分之一。這純是嗜酒而詠酒嗎?怕也不然。蕭統陶淵明集序云:「有疑陶淵明之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也。」應是知言之論。

(十二)體恤奴僕

陶淵明出任彭澤令,兒子留在家鄉照顧幾畝薄田。陶淵明擔心兒子忙不過來,買來一個奴僕供他使喚,並寫信告誡他說:「雖是奴僕,卻也是人家的兒子,可別虧待人家!」

五、陶陶居茶樓的對聯

過去,廣州的商店、酒家,常有徵聯活動,陶陶居茶樓的下聯就是以二十元大洋徵得的。上聯是: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

此聯相當難對。其一,嵌入了東晉大詩人陶潛的名字。其二,援引了春秋齊桓公寵幸的近臣易牙擅長調味的事。其三,末句「飲烹」恰是二位古人特點的綜合。但是,重賞之下,必定有人獻智,結果終以二十元大洋徵得理想的下聯。聯云:

陶侃惜寸,夏禹惜分,寸分無遺

下聯以東晉陶侃」對東晉陶潛」,以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的首領「夏禹」對「易牙」;前者常勸人珍惜寸陰,後者治水十年,三過家門而不入,不浪費點滴時間。上下兩聯可謂雙峰並峙,璧合珠聯。尤其巧妙的是兩聯首嵌「陶陶」二字,恰是該茶樓名,寓意深沉,匠心獨運。

—節錄自朱恪超古今巧聯妙對趣話雲龍出版社

六、詩的風格

一般人公認淵明的詩平淡。陳後山嫌它「不文」,頗為說詩者所驚怪。其實杜工部早就有這樣看法,他讚美「陶謝不枝梧」,卻又說「觀其著詩篇,頗亦恨枯槁」。大約歡喜雕繪聲色鍛鍊字句者,在詩中找不著雕繪鍛鍊的痕跡,總不免如黃山谷所說的「血氣方剛時,讀此如嚼枯木」;閱歷較深,對詩咀嚼較勤的人們會覺得詩不但不枯,而且不盡平淡。蘇東坡說它「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劉後村說它「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姜白石說它「散而莊,淡而腴」;釋惠洪東坡說它「初視若散緩,熟視有奇趣」,都是對詩作深一層的看法。總合各家的評語來說,詩的特點在平、淡、枯、質,又在奇、美、腴、綺。這兩組恰恰相反的性質如何能調和在一起呢?把它們調和在一起,正是詩的奇蹟:正如他在性格方面把許多不同的性質調和在一起,是同樣的奇蹟。

把詩文風格分為平與奇,枯與腴,質與綺兩種,其實根於一種錯誤的理論,彷彿說這兩種之中有一個中和點(如磁鐵的正負兩極之中有一個不正不負的部分),沒有到這一點就是平、枯、質;超過了這一點便是奇、腴、綺。詩文實在不能有這種分別,它有一種情感思想,表現於恰到好處的意象語言,這恰到好處便是「中」,有過或不及便是毛病。平、枯、淡固是「不文」,奇、腴、綺也還是失當,蓬首垢面與塗脂敷粉同樣不能達到真正的美。大約詩文作者內外不能一致時,總想藉脂粉掩飾,古今無須藉脂粉掩飾者實在寥寥。這掩飾有時做過火,可以引起極強烈的反感,於是補偏救弊者不免走到蓬首垢面的另一極端,所以在事實上平、枯、質與奇、腴、綺這種的分別確是存在,而所指的卻都是偏弊,不能算是詩文的勝境。詩的特色正在不平不奇,不枯不腴,不質不綺,因為它恰到好處,適得其中;也正因為這個緣故,它一眼看去,卻是亦平亦奇,亦枯亦腴,亦質亦綺。這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可以說是「化境」。淵明所以達到這個境界,因為像他做人一樣,有最深厚的修養,又有最率真的表現。「真」字是淵明的唯一恰當的評語。「真」自然也還有等差,一個有智慧的人的「真」和一個頭腦單純的人的「真」並不可同日而語。淵明的思想和情感都是蒸餾過,洗鍊過的,所以在做人方面和在做詩方面,都做到簡鍊高妙四個字。工部說他「不枝梧」,這三個字卻下得極有分寸,意思正是說他簡鍊高妙。

—節錄自朱光潛詩論陶淵明正中書局

七、詩的評價

詩的價值,在詩人生前和身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並未被人們充分認識。南朝文壇的風氣注重文辭的聲色之美,而詩卻質實樸素,在當時人眼裡,是比不上曹植陸機潘岳謝靈運等人的。即使很有見識的批評家也不可能完全超越時代風氣。例如鍾嶸詩品僅置詩於中品。又如蕭統很愛好詩,對詩中表現的安貧樂道的品格十分推崇,為之編集、作序,但所撰文選詩亦只八首,遠少於延之)諸人。

到了唐代,人們對詩的理解顯得比較深入。如杜甫說「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遣興五首之二);韓愈認為陶淵明雖隱居不仕,但並未做到心如止水、泯滅是非,有時仍然遇事而激動感發(送王秀才序);白居易也說陶淵明「心實有所守,口終不能言」(過陶公舊宅)。他們都指出了詩所表現的詩人內心矛盾的一面。人對的評價也比南朝高,如白居易說「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還說自己「俯仰愧高山」,自愧沒有那樣的文才(題潯陽樓)。

到了宋代,對詩的評價更高了,許多人認為陶淵明六朝最偉大的詩人。蘇軾甚至說過李白杜甫也不及的話。南宋真德秀則將陶淵明作品與詩經楚辭並列,認為是「為詩之根本準則」(見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卷首)。蘇軾酷好詩,曾作和陶詩百餘篇。他對於詩的藝術風格深有會心,用「質而實綺,癯而實腴」二語加以概括(與蘇轍書)。此後人對詩大多推崇備至,或稱為「宇宙間第一等好詩」(明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或稱「千秋之詩,謂惟)可也」(清陳祚明採菽堂古詩選)。以後人對詩之所以讚譽交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仰慕淵明不媚世、不同流合汙的人格,有的是對詩人壯志不遂、不得已歸隱的經歷和思想感情產生共鳴,也有不少人是欣賞詩中那種悠然閒適的情趣,而詩藝術上的卓絕日益被人們所領會,自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此外,從南宋起,認為陶潛忠於室,恥事劉宋王朝的說法開始盛行,有的論者還將詩勉強湊合當時政事,加以穿鑿附會的解釋。這種穿鑿的做法固不足取,但對於詩地位的被抬高,卻是有一定關係的。

楊明,節錄自古典文學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

八、史傳中的陶淵明

陶潛元亮,大司馬之曾孫也。祖武昌太守。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恆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必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

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在縣公田悉令種秫穀,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秔,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秔。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

頃之,徵著作郎,不就。既絕州郡覲謁,其鄉親張野及周旋人羊松齡寵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雖不識主人,亦欣然無忤,酣醉便反。未嘗有所造詣,所之唯至田舍及廬山游觀而已。

刺史王弘元熙中臨州,甚欽遲之。後自造焉,稱疾不見,既而語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閑,幸非潔志慕聲,豈敢以公紆軫為榮邪!夫謬以不賢,此劉公幹所以招謗君子,其罪不細也。」每令人候之,密知當往廬山,乃遣其故人龐通之等齎酒,先於半道要之。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進。乃出與相見,遂歡宴窮日。無履,顧左右為之造履。左右請履度,便於坐申腳令度焉。要之還州,問其所乘,答云:「素有腳疾,向乘籃輿,亦足自反。」乃令一門生二兒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賞適,不覺其有羨於華軒也。後欲見,輒於林澤間候之。至於酒米乏絕,亦時相贍。

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僕。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以宋元嘉中卒,時年六十三,所有文集並行於世。

史臣曰:君子之行殊塗,顯晦之謂也。出則允釐庶政,以道濟時;處則振拔囂埃,以卑自牧。詳求厥義,其來敻矣。公和之居窟室,裳唯編草,誡叔夜而凝神鑒;威輦之處叢祠,衣無全帛,對子荊而陳貞則:並滅景而弗追,柳禽尚平之流亞。夏統遠邇稱其孝友,宗黨高其諒直,歌小海之曲,則伍胥猶存;固貞石之心,則公閭尤愧,時幸濱之觀,信乎茲言。宋纖幼懷遠操,清規映拔,楊宣頌其畫象,馬岌嘆其人龍,玄虛之號,實斯為美。餘之數子,或移病而去官,或著論而矯俗,或箕踞而對時人,或弋釣而棲衡泌,含和隱璞,乘道匿輝,不屈其志,激清風於來葉者矣。

贊曰:厚秩招累,修名順欲。確乎群士,超然絕俗。養粹巖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節錄自晉書隱逸列傳

課文與注釋

 補充解釋

忘路之遠近 忘記走了多遠多近的路程。遠與近在此並列,個別詞義同時存在,不能解為偏義複詞,以為是強調其「遠」。漢語大辭典「遠近」條引此作例句,解為「距離」,甚當。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夾岸數百步」當指桃花林與溪水平行方向的延續,即指桃花林的長度,方能與下文「林盡水源」相銜。此句另有不同句讀,讀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落英繽紛 據爾雅,「落」可解為「始」,故「落英」二字,另有一解,意謂「始花」,即初開的花。

彷彿若有光 彷彿,或作「髣髴」。二字用得極妙,請參閱手冊課文賞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之屬」二字在此與「良田、美池、桑、竹」為「同指複語」。所謂同指複語,是指「在句子中某一個成分和另一個成分在意念上同指一個對象(或事物)」,亦指兩個「成分的指涉內含完全相同」。如「臣言」(出師表),「臣」即「」;「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孟子滕文公上),「為神農之言者」即「許行」;而「之屬」的指涉,即「良田、美池、桑、竹」。至於「之屬」的詞義,可解為「這些東西」、「這些種類」,或「等等」。「之」的詞義即「此」、「這些」。其詞性應為代詞。有關「複語」,可參閱何永清文法與修辭(上)頁六八,三民書局

外人 此詞課本注釋,有一證據,即桃花源詩:「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二句上下互文。意謂桃花源中,人們祭祀、衣著,皆依「古法」,而無「新製」。如此則自避亂而入此絕境,至漁人誤入為止,桃花源中人的衣裳,數百年來不變,而桃花源外的衣冠,一直在變;於是從漁人的角度,看到桃花源中的「男女衣著」,當然就像是「外地人」一般了。(參閱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臺灣民國七十七年南天版、八十二年商務版)又:或說「外人」即「外邊的人」,指桃花源外的人。此說置全文及詩中看,頗有疏漏,故本書不取。

作食 此一「食」字,與後文「皆出酒食」,並指食物,依教育部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頁二五四),其音為ㄕˊ

問訊 一解為「問候」,表現村中人的好客有禮。

問今是何世 此「問」之主語為桃花源中人,即村人。或謂是漁人,不妥。其一,漁人為闖入者,斷無入人之村,而問人「今是何世」之理。其二,下句「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是漁人向村人報告外面世界之狀況;答者既是漁人,問者當是村人。其三,本段二「問」字,皆從「乃大驚」而來。「大驚」者,村人與外界隔絕已久,今竟有人闖入故也。大驚之餘,先問人所從來,再問今是何世(什麼朝代),由人及世,由近而遠,既符合一般的心理狀況,亦可見公文理之井然也。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二句或斷作「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並不妥當。蓋「所聞」指聞見之「事」,在此二句中不能作主語,若為主語,當作「聞者」。又:惋,驚嘆也。見集韻一切經音義字略說:「惋歎,驚異也。」可見唐宋時還保留晉代的詞義。

扶向路 國語晉語四:「侏儒扶盧。」注:「扶,緣也。盧,矛戟之柲(ㄅㄧˋ,柄),緣之以為戲。」後由攀緣之義轉為循順之義。

南陽劉子驥 驎之子驥是字。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好遊山澤。他曾到衡山採藥,深入忘返,見一條澗水的南岸有兩個石倉,一閉一開,因水深不能渡。欲返家,又迷失道路,幸虧遇見伐木作弓的人,問清道路,才得以回家。後來聽說石倉裡有仙丹,想再去找,已不知所在。事見晉書隱逸傳。本文中說他想去桃源,不必實有其事,可能是因為他上述事情流傳很廣,所以把他寫了進來,以增強文章的可信度。

問津 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參考資料

一、省略修辭格

()省略的定義與分類

「省略」修辭格,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語境)中,將某些詞或句省去,以求語言的簡潔有味。省去語句的稱「省句」,省去詞語的稱「省詞」。舉例說明如下:

1.省句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饑荒),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河東凶,亦然」,以「亦然」一語帶過,省略了「則移其民於河內,移其粟於河東」。

2.省詞

(1)承上省略(蒙上省略、蒙前省略)

(村人)見漁人,乃大驚,(村人)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本課)

括號中村人、漁人,皆因上文已見,故此省略。

(2)蒙下省略(蒙後省略、探下省略)

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屋簷下),九月(蟋蟀)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詩經豳風七月

括號中蟋蟀一詞,在最後的「十月」一句才出現,而自七月至九月所言,皆指蟋蟀,亦皆省略。

以上「省詞」,所省的語法成分,都是主語,而「省略」一格,除主語外,賓語、謂語也都可以省略。可以說,「省略」一格,自古及今,是相當普遍運用的修辭手法。

()桃花源記中的省略

本文省略的地方頗多,且都是省詞,省的都是主語。茲節錄全文省略處,用括號加註所省的詞語,以供參考。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漁人)緣溪行,……(漁人)忽逢桃花林,……(漁人)復前行,……(漁人)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漁人)便捨船,從口入。

(山口)初極狹,……(漁人)復行數十步,……(土地上)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村人)見漁人,……(漁人)具答之。(村人)便要還家,……(村人)自云先世避時亂,……(村人)問今是何世。(村人)乃不知有……(村人)皆嘆惋。……(漁人)停數日,……

(漁人)既出,……(漁人)及郡下,……尋向(漁人)所誌,……劉子驥)聞之,……劉子驥)尋病終。……

二、桃花源記謎語

肥水不落外人田—便要還家。
西裝、洋裝—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女兒國—乃不知有
葬儀社前置作業—尋病終。
落英繽紛(射語口頭語二字)—多謝。

 課文語譯

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有一個武陵地方的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划船沿著小溪走,忘記走了多少的路程。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兩岸有好幾百步之長,中間沒有其他雜樹;青草長得茂盛又芬芳,桃花一片片飄落了下來。漁人深感訝異。繼續向前走,想要走盡整片桃花林。走完桃花林到了溪水源頭,就看到一座山。那山有一個小小的洞口,裡面隱隱約約地好像有亮光。漁人於是下船,從洞口走了進去。

起初洞口很窄,僅能容納一個人通過;繼續走幾十步以後,眼前一片開闊明亮。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齊排列。有肥美的田地、漂亮的水池,以及桑樹、竹林等等;田間的道路彼此相通,還聽見雞鳴狗吠的聲音。這裡來來往往耕種、工作的男男女女,他們的穿著都像是外地人;老人和兒童都顯得自在而快樂。這裡的人看到漁人,大吃一驚,問漁人從什麼地方來的。漁人詳細回答了他們。這些人便邀請漁人到家裡作客,擺下酒、殺了雞、準備食物來招待他。村裡的人一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都來打探消息。他們自稱祖先在秦朝時為了躲避戰亂,帶著妻兒和鄉親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此再沒有出去過,於是便和外界斷絕了往來。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連漢朝都不知道,更不要說了。漁人便把他所知道的外界消息,詳盡地說給他們聽,他們聽了都驚嘆。其他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家裡,也都擺出酒、飯來款待。漁人停留幾天後,告辭離開。這裡的人叮嚀他說:「不值得向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船,便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並且處處做記號。回去後趕到郡衙門謁見太守,報告一切經過。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竟然迷失方向,找不到舊路了。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隱士。聽到了這消息,很興奮地計劃前往。還沒實現,不久便病死了。後來就再也沒有人去尋訪了。

 相關範文

一、桃花源詩  陶淵明

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復湮,來逕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語譯王朝攪亂了皇天的秩序,賢人就去避世隱居。夏黃公綺里季等去了商山,這些人也就來到桃花源裡。

往日的足跡漸漸湮沒,進來的小路於是荒廢。互相招呼致力農耕,太陽下山便回去休息。

桑樹竹林長得繁茂,豆子高粱按時種在地裡。春天養蠶收得長絲,秋穀成熟不交王稅。

荒山幽徑不便往來,互相聽得雞叫狗吠。祭祀還是遵循古禮,衣裳沒有新的款式。

小孩縱情行歌唱,老人歡樂去遊憩。芳草開花識季暖,樹葉凋落知風厲。

雖然沒有備曆書,春夏秋冬自成歲。怡然自得多歡樂,何必要去勞心機!

奇跡隱蔽五百年,一旦敞開境界奇。淳厚輕薄不同源,敞開立即又隱蔽。

請問塵世庸俗人,哪知世外如此美?願乘輕風離塵世,遠走高飛尋知己。

二、桃源行  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姓名,居人未改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語譯漁舟追逐著溪水向前行,周遭的山色春光,令漁人陶醉。兩岸桃花盛開,向前不斷綿延。漁人欣賞著這一片火紅的桃花林,不知究竟又前進了多遠,直到青溪盡頭,一路上都沒有人跡蹤影。溪流盡頭看到一個山洞,走進山洞,最初是曲折又幽深。出了山洞,眼前開闊,出現一片平坦的田野。遠處是茂密的樹林與白雲相接,近處有錯落的屋舍和花竹。樵夫從漁人口中,初次聽到漢朝帝王的姓名;漁人看到居民仍然穿著秦朝樣式的衣服。居民同住在這武陵的水源地,在這世外桃源再度建立他們的家園。月光松影下的屋舍,一片靜謐。日出時,彩雲間傳來雞啼狗吠聲。居民聽說有外人進入,都很驚訝,紛紛前來探望,又爭著邀請漁人回家招待,並探聽家鄉的情況。黎明時分,只見居民在門前打掃落花;傍晚時候,漁夫樵父循著水路歸來。當初他們為了避亂而遠離塵世,後來找到這裡,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就再也不回去了。誰能料到在這深山裡,還有人家;山外的人遙望,也只是一派雲繚山深而已。漁人明知如此仙境是難得遇到的,卻也塵心未盡,想念家鄉。他離開此地之前,心想回去之後,無論山水阻隔,都要辭別家鄉,再度回來長住。他自以為曾經走過的舊路,不會迷失,哪知再度回來,山巒溪流都已改變。只記得當時入山很深,走過彎彎的青溪,才到達那雲山深處的仙境。如今到處是春來盛開的桃花,悠悠的溪水,卻不知何處才能找到那仙境。

賞析

 課文賞析

桃花源記在表現手法上有如下特點:

()真假結合,虛實相生

桃花源是「避之亂」的人們開闢的,一直延續到晉代,與世隔絕五、六百年,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淵明的時代依然存在,東晉統治集團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對下層知識分子的無情排斥,劉裕篡奪皇位的陰謀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現實。所以,人們能通過這離奇的構思,強烈地感到主題的真實。同時,作者始終注意在虛構故事時結合著逼真的寫實。如文章一開始就明確向讀者交代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其人物的身分職業:「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這就使桃花源內發生的一切事情變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後寫南陽劉子驥嚮往這個樂土,欣然尋訪,沒有成功。劉子驥,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是晉朝太元時的名士,與陶淵明是同時代的人,作者把他寫進作品中去,就進一步渲染了作品真真假假的氣氛。如此首尾照應,意在使人確信:虛幻怪異的桃花源是實有其地的勝境,從而加強了作品誘人的藝術力量。

()曲折回環,層次分明

作者寫桃花源境界並不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而是幽深奧祕,迂迴曲折。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寫出漁人的行進過程,一忽兒水路,坐船逆水;一忽兒山路,鑽洞爬山。當乘船沿溪走得忘了遠近時,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轉,就把讀者帶到一個美麗靜謐的桃花仙境;再當漁人鑽進漆黑狹窄的洞內,感到絕望疑懼時,作者以「豁然開朗」的神來之筆,又把人帶到一個開闊、恬靜、優美的田園樂土。作者這種跌宕起伏的筆觸,使讀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隨之驟變:當你進入到桃花林時,它使你「喜」;當你走到水窮路絕的隘口時,它使你「疑」;當你鑽入桃花源見到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時,它使你「驚」;當你再想去尋訪這個境界時,它使你「迷」。這一喜、一疑、一驚、一迷的種種複雜情感變化,正是作品所產生的征服人們心靈的藝術力量。

()語言曉暢,用詞精到

桃花源記多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流暢,明白如話。敘寫情事,如口說家常;描繪人物,如面對朋友。在當時一味講究辭藻、雕琢字句、形式主義蔚然成風的氛圍中,陶淵明以清新樸實的語言描繪的理想境界,可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然而我們絕不要以為「記」中的這種自然的語言是隨意寫來的,它是經作者仔細推敲、苦心琢磨的結果。例如寫桃花源人見到武陵漁人後,作者用「乃大驚」三字,就既寫出了桃花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又顯示出桃花源與世隔絕的久遠。又如寫山口有光,是「彷彿若有光」。「彷彿」,好像的意思,這二字用得既靈活又貼切。為什麼說山口有點兒光呢?第一,因所寫山口很小,光線不甚分明,用「彷彿」二字正可描繪出光線極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樣子,這更符合桃花源隱蔽五、六百年而不為人發現的情景。第二,因為桃花源是虛設的境界,其中景物並非實有,所以用詞不能太著實。這樣,給讀者以迷離恍惚之感,增強了語言藝術的魅力。

蘇者聰,節錄自古文鑑賞辭典江蘇文藝出版社

本文用小說的筆法,以漁人的奇特經歷為書寫線索。作者有意將桃花源塑造成一個似真似幻、若隱若現的境地,所以漁人是在不知不覺中踏上桃花源之路。然而桃花源所展示的,卻絕非虛無縹緲的幻境仙鄉。那裡有村舍、有雞犬、有勤勞的人們、有樸實的田園。唯一與現實世界不同的,是那裡只有安樂、沒有恐懼,只有真誠、沒有虛偽,只有人倫的和諧、沒有政治的爭亂。這樣一個恬靜自然卻又井然有序的社會,正是陶淵明心中理想的世界。

少年時期的陶淵明,一方面固然閒靜少言,不慕榮利,但一方面也意氣風發,滿懷淑世的理想。日後他幾度出仕做官,或許是為生活所迫,然而未嘗沒有一展抱負的雄心,只是現實的醜陋與黑暗,實在太讓陶淵明失望,正義公理無法單憑個人的力量挽回,但陶淵明不願意就這樣迷失自己,所以他選擇了離開。不過他仍沒有避棄塵俗,只是轉而尋求寧和的精神世界。在他心中,桃花源僅是一個人心去惡存善便得以實現的人間樂土,因此,桃花源記並非陶淵明對棲隱山林的嚮往,相反的,正是他關懷現實的寫照。

徐中玉,節錄自古文鑑賞大辭典浙江教育出版社

 

 

參考目錄

書目

1.田園詩人陶淵明 郭銀田 桂冠圖書公司

2.陶淵明作品研究 黃仲崙 帕米爾書店

3.陶淵明研究資料彙編 九思出版社

4.陶淵明集 逯欽立校注 里仁書局

5.陶淵明集校箋 楊勇 明倫出版社

6.陶淵明評論 李辰冬 東大圖書公司

 篇目

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談「桃花源記」中的關鍵字「忘」 顧功銘 國文天地十九卷三期 二○○三年八月

2.唐詩中桃花源主題的流變—繼承、轉化與發揚 歐麗娟 國立編譯館館刊二十六卷六期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3.桃花源記的時代背景及其寓意 鄭月梅 嘉義農專學報四十九期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4.「桃花源記」鑑賞教學法 林進龍 屏中學報八期 二○○○年六月

5.陶淵明「桃花源」的締造歷程與象徵意義 江寶釵 中正大學學報二卷一期 一九九一年十月

6.陶淵明「桃花源記」篇章結構分析 陳瓊薇 國文天地十九卷五期 二○○三年十月

7.解讀桃花源記的三個層次 趙制陽 中國語文九十九卷四期 二○○六年十月

8.關於桃花源記的兩個問題 劉德玲 中國語文八十五卷三期 一九九九年九月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