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三、師 說

                        韓愈  

 

題解

 補充解釋

招致時人非議 詳見「相關範文」: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第二段。韓愈門人李漢昌黎先生集序亦云:「時人始而驚;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堅;終而翕然隨以定。」

文以載(貫)道 韓愈的文學理論中,並沒有明白提出「文以載道」四字,但常將「文(辭)」和「道(理)」聯繫在一起,如:「之所志於古者,不惟其『辭』之好,好其『道』焉爾。」(答李秀才書)又如:「學,所以為道;『文』,所以為『理』。」(送陳秀才彤序)其門人李漢昌黎先生集序則另有提法,曰:「文者,貫道之器也。」而柳宗元則用「文者以明道」(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來強調道與文的關係。不管用語如何不同,基本上都屬於「文道合一」一路,後人因此用大家熟知的「文以載道」概括之。「文以載道」始見於周敦頤通書文辭:「文,所以載道也。」

以文為教 把文章當做教化的工具。這也是後人對韓愈「藉古文提倡古道」、「學—道—文三位一體」思想的概括描述。並非韓愈曾明白提出此四字。

 參考資料

一、師說的時代背景及創作動機

本文透過一「恥」字對士大夫心態加以批判,以反省唐代教育的危機,實具有文化革新的意義。今人指出:唐代的高等教育有三種形態,一是學校形態的官學、私學,以教授經學為其內容;一是非學校形態的自學,學習文選和時賢詩文,並在以文會友中完成自我教育。另方面,唐代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以進士科最為尊貴,而進士科以崇尚文學為特質。詩賦創作大多是個人創造力、想像力的展現,得之於師傳者少。於是,以經學教育為主的官學和私學便逐漸式微,自學成材儼然成為唐代士子高等教育的普遍形態,而恥從師、恥為師則是士子自學成材風氣的質變。

韓愈本身也是自學成材的成功案例,他何以會對時人恥學於師、恥於為師的風氣作如此強烈的抨擊呢?這與他「文以載道」的文學觀應有密切關係。他在師說中將教師的職責界定為傳道、受業、解惑,稱許李蟠能通習六藝經傳,而原道一文更明揭所謂道統,於是教師以其能傳釋往聖的人生智慧,遂為道統之所繫。傳道、受業、解惑實屬一體;對教師的尊重,即是對前人智慧以及文化傳統的尊重。師道的淪喪,不僅象徵文化傳承的斷裂,更標誌著維繫社會安定的倫常綱紀的初步解體。明乎此,則其以師道倡,實有民族文化之傳承的深意在。

—節錄自謝冰瑩等注譯新譯古文觀止三民書局

二、韓愈收召後學,獎掖後進

)頗能誘厲後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大抵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所為文,務反近體,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語。後學之士,取為師法。當時作者甚眾,無以過之,故世稱「文」焉。

—節錄自舊唐書韓愈傳

三、關於師說的文體屬性

師說的「說」,就如同諱辯的「辯」、原道的「原」、進學解的「解」、爭臣論的「論」、改葬服議的「議」,都是文體名,也都是論辯體古文中的一種。

「說」也稱「雜說」,原指策士進說獻謀的遊說之辭,以後指說明事理的文章。明吳訥文章辨體云:「說者,釋也,述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說』之名,起自吾夫子之說卦,厥後漢許慎說文,蓋亦祖述其名而為之辭也。至昌黎韓子,憫斯文日弊,作師說,抗顏為學者師。迨柳子厚室諸大老出,因各即事即理而為之說,以曉當世,以開吾後學。」從現今文體分類的角度看,「說」比較接近說明文,而與議論文也有所交叉,無法截然劃分。

如上所述,本來師說的文體屬性極其清楚、確定,但由於文章末段冒出一句「作師說以貽之」—貽者贈也—有人便據此認定師說應劃歸贈序類。師說不是贈序,另有五大理由:

()分類編纂的韓愈文集,師說在「雜著」卷,而不在「贈序」卷。

()韓愈贈序文的篇名格式固定作「送×××(人名)序」,如「送孟東野序」;少數則於人名下加動詞再加地名,如「送李愿盤谷序」。

()贈序的內容一定是臨別贈言,題中的「送」即指送別。師說雖可算贈人以言,但並非「送別」之言。

()後世贈序篇名用「說」,源自於蘇軾因家諱而避「序」字,如「稼說送張琥」,但仍保留有「送」字。何況事在韓愈後,更不足為據,師說不可類推作「師說送李蟠」。

()姚鼐古文辭類纂列有論辯、贈序二類,師說收入論辯類。

作者

 補充解釋

字退之 此字取義與名相反,除韓愈外,如:曾點子皙朱熹元晦趙孟頫子昂管同異之

歷經三次落榜 韓愈貞元四、五、七年參加禮部試,都落榜。詳見參考資料一之「長安應試」。

三度出任國子監博士 其任職時間、部門如下:德宗貞元十七年(八一年)三十四歲,入京初任官,為四門學博士;憲宗元和元年(八六年)三十九歲,任國子學博士;元和七年(八一二年)四十五歲,從職方員外郎降調,復任國子學博士。至於擔任國子監主管—祭酒,則在元和十五年(八二年)五十三歲。制,國子監屬禮部,下轄「六學(學校;學習部門)」: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其中國子學、太學限收高、中級官員子弟,屬貴族學校,其學官品秩也較高;四門學所收為低級官員子弟及庶民中的俊秀。國子監置祭酒一人為行政首長,從三品;學官則分博士、助教、直講三級,既是學校教師,也是政府官員。韓愈四度出入國子監(三次博士、一次祭酒),廣泛接觸學界、教育界人士及青年學子,為他日後廣召弟子形成「文」集團奠立了社會基礎。課本作者欄因此強調韓愈的國子監經歷。

諫迎佛骨 詳見參考資料一之「仕途坎坷」。

裴度 中名臣。字中立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北)人。貞元進士,官至中書令。憲宗時,西吳元濟叛亂,裴度奉命征討,韓愈隨行。事定後,韓愈撰有平淮西碑等詩文歌頌其事。二人情誼奠基於此。

量移袁州刺史 量移,指官吏因罪遠謫,遇赦酌情調遷近處任職。舊唐書玄宗紀:「(開元十二年)大赦天下,左降官量移近處。」

郡望 一郡之中的大姓望族。本是魏晉南北朝時與政治勢力共生的門第觀念,後用以稱祖先的發祥地。

撰文常自稱「昌黎韓愈」 韓愈自稱「昌黎韓愈」首見於貞元十四年(七九八年)汴州東西水門記一文中;奇怪的是韓仲卿卻以南陽為郡望。此中無關乎真偽,純係心態問題。蓋郡望並非祖籍,甚至連「祖先發祥地」也稱不上,因為一姓常不只一望,且又牽涉到「祖先」如何認定的問題。據考證,姓郡望共有四地:昌黎南陽潁川陳留韓愈一族與潁川陳留關係最近,反與昌黎最少瓜葛。但由於昌黎是「著望(顯赫的郡望)」,才贏得韓愈青睞。雖然難免勢利,但冒認名宗,卻也是受到社會風習的薰染所致。韓愈勇於「摧陷廓清」,在門第之見上面卻仍是「拘於時」的。詳見閻琦周敏韓昌黎文學傳論第一章韓愈家世郡望綜合考述西安三秦出版社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作於宋神宗元豐元年,時年四十三。文章旨在頌揚韓愈文章、品德和政治氣概,以證明潮州人士建廟祭祀其來有自。朱東潤認為「有褒揚過當的缺點,但就文章而言,通篇氣勢充沛,風格雄偉,可以摩文之壘」。名句除「文起」二句外,尚有「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也表現出對韓愈無限景仰之情。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上句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的功績,下句則針對他弘揚儒學、排斥佛、而言。八代,東漢。衰,指柔靡浮豔的文風。道,儒家思想。溺,溺於佛之學。

李漢 唐隴西(今甘肅省)人。字南紀元和七年進士,累官吏部侍郎。從小隨韓愈學古文,後來成了韓愈的女婿。

 參考資料

一、韓愈的一生

()幼年孤苦

韓愈祖父睿素,曾任桂州都督府長史;父親仲卿,官至祕書郎。韓愈有三個兄弟,長名,次名,三名韓愈是老么,長兄韓會比他大三十歲。他自幼命途多舛,三歲時父親就死了,從此依靠兄嫂的扶養。他曾在家鄉過了一段童年。後來韓會受薦入朝任職,才隨著哥哥遊宦在外。韓會官至起居舍人;代宗大曆十二年,因坐宰相元載事被貶,過了二年又貶為韶州(今廣東韶關)刺史。到了韶州不久,竟病死於任所,年僅四十二歲。孤兒寡婦號哭北歸,路人見了,也都為之掩泣。

德宗建中二年,魏博淄青成德等節度使叛亂,中原沸騰,人民流離失所,韓愈一家人因此又離開了家鄉,流寓到宣州

()長安應試

韓愈十九歲時,中原稍安,他為了求取功名,乃到京師應試。當時他一人獨往京師,生活十分窘困,窮到不能自存。幸得北平王的救助,可是在貞元四年、五年、七年的禮部考試都沒有及第。不過,他的個性很剛強,意志堅定,雖連遭挫敗,卻始終不曾沮喪,終於貞元八年,四舉而後有成,中了進士第十四名。這次的錄取人數為三十三人,其中韓愈李觀李絳等八人後來都是一代精英,當時稱為龍虎榜。

唐代考試制度,禮部考試中了進士以後,還要再經過吏部的考選,而後才授給官職,否則只得等待藩鎮的聘用。而韓愈在吏部的甄試(每年舉行一次)中,卻又連遭三振。吏部的考試既不成,只好決定自我推薦,所謂韓愈三上宰相書,就是他當時三次上書給宰相賈躭趙璟盧邁,希望宰相垂憐,給予任用。可是一直未得覆音;他進一步登門求見,結果又不得其門而入,吃了閉門羹。

貞元十一年五月,韓愈鬱鬱然離開長安,東歸河陽

()幕僚生涯

貞元十三年,韓愈得人推薦,才獲得宣武節度使董晉請他去汴州任觀察推官。時年三十歲,是他仕宦的開始。當時原來的宣武節度使李萬榮新喪,汴州人心浮動,部將鄧惟恭企圖乘機作亂。董晉帶著韓愈等人以果敢的行動,迅速入,使之措手不及,謀不得逞。韓愈因扈從有功,試授祕書省校書郎。董晉死後,韓愈復任徐州節度推官。但徐州節度使張建封沉迷於馳馬擊毬,韓愈屢作規勸,終為張建封所不悅而免去了職位。

()仕途坎坷

貞元十六年,韓愈長安參加吏部的銓選。這次,他很順利地入選了,授國子監四門博士。

貞元十九年,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同擢為監察御史,負責糾舉百官、巡按州縣。他的為人操行堅貞,梗言無忌,終因上書言宮市之弊,及駁斥李實「禾苗甚美」之不實而為李實所讒,被貶為連州陽山令。

陽山遠在廣東。這是他第一次慘遭遠放。他與同時被貶郴州張署結伴同行,千里跋涉,歷盡艱辛。

他在陽山度過了一年多的竄逐生活,終因大赦改調為江陵法曹參軍。他在陽山,政聲斐然,口碑載道,陽山子弟或取名念韓慕韓,以示對他的懷念。到江陵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即奉詔回京,拜為國子博士。時在憲宗元和元年。

元和五年,韓愈遷為河南令。次年,入朝為職方員外郎。因才高氣盛,為當道所忌,元和七年,復為國子博士。他因有感於屢受貶抑,便作了一篇進學解以自解。大旨是藉他人之口,抒寫自己胸中之不平,並引聖賢不遇為喻。憲宗見了,頗為同情,乃晉升他為吏部郎中,累遷中書舍人,知制誥。

元和十年,西吳元濟叛亂,官兵久攻不克。十二年,裴度宣慰西,奏請韓愈為行軍司馬,終將吳元濟平定。韓愈以定亂有功,遷刑部侍郎,時已五十歲,政海中忽忽已二十年。

元和十四年,位於長安西面的鳳翔府,有一座法門寺,寺中護國真身塔內存放釋迦文佛的手指骨一節。相傳這節佛骨非常吉祥,真身塔三十年才開放一次,迎之供奉必定國富民安。憲宗因篤信佛教,乃令朝廷大臣帶宮人三十名,前往迎接入宮。在宮中供奉三日,而後送往長安各寺。王公士庶,奔走膜拜,至為夷法,燒頂灼臂。韓愈認為此事漸不可長,於是甘冒不韙,上表極諫,即有名的論佛骨表。此表披肝瀝膽,痛快淋漓,連譏帶罵地把整個朝廷上自皇帝下至大臣,說得顢頇無知。憲宗大怒,將處以極刑,幸裴度崔群力救,戚里諸貴也都為他緩頰,才免了死罪,貶潮州刺史。

韓愈到了潮州後,關懷民生,驅逐鱷魚,釋放奴婢,振興教育,文風為之丕振。人對他尊崇有加,及至韓愈死後,人特在城南築文公廟,原址有韓愈手植樹木,四周遍植紅棉,志書中所謂「韓廟紅棉」,即為潮州一大勝跡。其後東坡至此,撰有潮州韓文公廟碑韓廟之名,遂聞名全國。人為了表示對文公的尊崇與追思,取山名韓山,取水名韓江,取婦女蒙頭皂布為文公帕。

韓愈潮州僅八個月的時間,即改調袁州。在袁州約一年,即奉召回京。

()晚年得意

韓愈回到京師後,任國子祭酒。長慶元年,轉兵部侍郎。當時鎮州王廷湊叛亂,與朝廷頑固相抗,穆宗乃派韓愈前往宣撫。擔任宣慰使猶如深入虎穴,十分危險,工部侍郎元稹上奏道:「韓愈可惜。」穆宗也事後懊悔,便詔令韓愈鎮州邊境後,觀看情勢,不要貿然進入。但韓愈不避艱險,毅然奔馳而往。進了鎮州王廷湊率部眾拔刀張弓迎接,場面森嚴;但韓愈正氣凜然,以大義相責。王廷湊終於折服,答應解圍,並設宴款待韓愈

由於他義勇的表現,穆宗大為嘉許,遂晉升他為吏部侍郎。長慶三年,擢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十月改為兵部侍郎,不久又為吏部侍郎。此三年來,正是他在仕途上最顯達的時期,可惜卻於再任吏部侍郎沒有多久就病了,因為病情不輕,乃於長慶四年五月告病請假,到他在長安城南的別墅—韓莊休養。

他在三十六歲時,就已「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不獨如此,據答李翊書又知他有腹病,據與孟東野書又可知他有眼疾。到了晚年,身體的健康或許更大不如昔了。這次竟一病百餘日,始終未見好轉,自感餘年無多,便回到靖安里第。是年十二月,與世長辭。享年五十七歲。

—節錄自陳春城歷代名作家傳河畔出版社

二、韓愈唐代古文運動

所謂「古文運動」,是今人的概念。唐代古文運動是發生在唐德宗貞元唐憲宗元和(西元七八五—八二年)這二、三十年間的一次文體革命。它的指導思想是文以載道,也就是要求用散文闡明儒道的基本宗旨,擺脫駢偶體裁的束縛,使形式為內容服務。這次運動的主要領導者是韓愈柳宗元,參加者有著名作家李觀歐陽詹劉禹錫元稹白居易,以及韓愈的門生李翱皇甫湜等人。由於參加的人數很多,目標明確,既有理論指導,又有創作實踐,在當時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文學浪潮,使古文對駢文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而且對後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文學史上稱之為古文運動。

三、韓愈的文學見解

()從愛好古道出發,提倡古文反對駢文

所謂「古道」,即他在原道一文中標舉的儒家之道。為了掌握「古道」,他竭力倡導古文,反對華而不實的駢文。

()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把它作為古文創作的重要條件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氣」指作者的精神狀態,「氣盛」是指作者精神狀態的充實郁勃,它是作者道德修養的結果。

()「不平則鳴」、「文窮益工」說

送孟東野序一開始便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說明人類的言語文章都是由於「不平則鳴」產生的。在荊潭唱和詩序中,他又進一步提出「文窮益工」說:「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韓愈此說,是對司馬遷「發憤著書」說的進一步發展,為後世作家揭露社會黑暗、傾吐內心真情實感提供了理論依據。

()強調語言的創新和風格的個性化

韓愈論創作,在表現形式上,一方面主張要有創造性,務去陳言,詞必己出,以「鉤章棘句」(貞曜先生墓誌銘)、「怪怪奇奇」(送窮文)為極致;一方面又主張以「文從字順」(南陽樊紹述墓誌銘)、「章妥句適」(皇甫湜韓文公墓誌銘)為指歸。前者為皇甫湜繼承,後者為李翱相傳,並為歐陽脩唐順之等人加以發展。

—節錄自袁野許霖主編古代文學多功能手冊江蘇教育出版社

四、韓愈散文的藝術技巧

韓愈的散文中有許多出於真情,又刻意追求藝術性的作品。其藝術技巧可以歸納為三方面:

()語彙的創新

韓愈從前人的語彙中推陳出新,從當時的口語中提煉新詞,創造出不少新穎的語彙,使文章常常閃現出妙語警句,增添了不少生氣。像送窮文中的「面目可憎」、「垂頭喪氣」,進學解中的「動輒得咎」、「佶屈聱牙」、「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送孟東野序中的「不平則鳴」,應科目時與人書中的「俯首帖耳」、「搖尾乞憐」等,都是沿用至今、鮮明生動的詞語。

()句式的設計

韓愈善於交錯運用各種重複句、排比句、對仗句,來增加文章的變化與氣勢,發揮散文句子可長可短的優勢,彌補散文缺乏音樂美和節奏感的缺陷。如送孟東野序連用三十八個「鳴」,由於句式變化,並不令人感到單調,反而有一種噴湧而出,咄咄逼人的氣勢。又如祭十二郎文中寫初聞噩耗時心理那一段,句句用語助詞收尾,但「也」、「乎」、「耶」的不同語氣錯落相雜,或感嘆或疑問,句子忽長忽短,很真實地表現出感情的激烈的起伏變化。

()文章的結構布局

他有時以重筆陡然而起、突兀而現,抓住讀者目光,然後再轉入本題,如送董邵南序以「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起首;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以「伯樂一過北之野而馬群遂空」起首;有時則從遠處迂迴而來,如送區冊序先說陽山的窮僻荒寒、文化落後,然後借莊子關於逃世之人聞空谷足音而喜的話轉接,寫出其時其境中與區冊交識的愉快。至於送孟東野序則是上述兩種類型的結合,文章從「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的警句振起後,卻不引入孟郊之事,而是從物聲說到人聲,從人聲說到文辭,文辭又是從上古說到有,一路惝恍迷離,不著邊際。最後寥寥數語歸結到孟郊,反觀前文,既是作者自身人生感想的抒發,又成為本文正題的鋪墊。

文具有各種體式,風格也有所不同,其最顯著的特徵是氣勢雄大、感情充沛而文字奇崛新穎、句式參差交錯、結構開闔變化,如大江大河,渾浩恣肆。

—節錄自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

五、韓愈中國古代散文的主要貢獻

()使散文從應用性轉向了文學性

韓愈認為好文章多出於窮苦怨刺之言,士有不平則鳴同樣是用文章明道,所以他用近乎遊戲的筆墨,大發其半世坎坷不遇的牢騷,表現了倔強剛直的個性特徵和憤世嫉俗的強烈感情,因而最能見出韓愈的性情面目。例如送窮文進學解都是專就自己進取失路或政治失意的遭遇寓刺寄慨,採用正話反說、自我嘲弄等「怪奇」方式,使散文產生了含蓄冷雋的藝術效果,同時又富於韓愈特有的幽默感。

韓愈還從先諸子、史傳文學、甚至小說中吸取創作經驗和表現藝術,以豐富古文的寫作技巧。他的傳記文往往用傳奇的筆法從人物事跡中提煉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傳神地刻劃出人物的性格。如張中丞傳後敘是一篇為李翰所著張巡傳補遺的記敘文,文中塑造張巡許遠南霽雲等英雄人物的形象,手法各不相同。

韓愈傳記體散文中,小說味最濃的莫過於毛穎傳。從簡妙的描寫中,不難看出唐代傳奇與古文之間的關係。傳記文向來要求遵守「其事核」的「實錄」原則,這篇文章卻通過虛構或誇張的人物和情節,用玩笑的方式反映出生活的真實。將不入大道的小說雜談之流引進了載道的散文。

()創造了富有個性特徵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韓愈之前,散文主要用於政論和文論,變化既少,又看不出作家的個人風格。韓愈散文以雄健渾厚、氣勢充沛、規模闊大為基本特色;同時他又能根據不同內容變出多種風格:有的含蓄醇厚、從容不迫,如送董邵南序,文勢大開大闔,筆意卻極其委婉。有的則嬉笑怒罵,層見疊出,如送李愿歸盤谷序韓愈更多的文章是以橫放恣肆、滔滔雄辯引人入勝。如諱辯李賀因父名「晉肅」而不能舉進士一事辯護。

韓愈的散文不僅風格多樣,表現方式也變化多端。如他擅長議論,既有像師說這樣邏輯清晰、富於卓見的嚴肅論文,又有像雜說(其四)、獲麟解那樣生動形象、以比喻為體的雜感。再者,議論並不拘於論說文,在記、序、書信、碑誌等各種文體中隨時都可生發。如柳子厚墓誌銘是紀傳文,但傳中有論、史評結合,使議論成為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對傳統的應用文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造

例如送人的序文常見格式是泛詠眼前風景、讚美行人的才德、預祝前程遠大等等,一般都用駢文。韓愈的贈別序文不但一律變為散文,而且總能就行人的不同情況發表高人一等的議論。又如碑誌難免虛美浮誇,韓愈為王公貴人寫的一部分碑文墓誌雖然也未能脫出諛墓的俗套,但他為出身貧寒的下層士人所寫的許多墓誌,則把諛墓之文變成了生動親切的人物速寫,刻劃出一個個懷才不遇、磊落不平的普通士人的形象,藉以抒發自己對世俗和政事的各種見解。此外,如祭文一般是敘述祭祀原因,抒發悼惜之情。因祀享禮儀及行文格式所限,很少見到真情實意溢於言表的作品。韓愈祭十二郎文則字字血淚,純是一片至情流而為文,完全打破了這種文體句式整齊的固定模式。

()對散文的語言和結構進行了徹底的革新

韓愈從日常生活口語中提煉和創造出大量貼切新穎的比喻和言簡意賅的詞語,由於生命力強,已經成為今天廣泛使用的成語。如「俯首帖耳」、「搖尾乞憐」、「熟視無睹」、「痛定思痛」、「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蠅營狗苟」、「垂頭喪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同工異曲」、「佶屈聱牙」、「動輒得咎」、「頭童齒豁」、「深居簡出」、「俱收並蓄」、「落井下石」、「雜亂無章」等等。此外,他還將駢四儷六的偶對改為單字奇句的排比對仗,字法句法靈活多變。如原道中「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學習先古文,以名詞為動詞。送孟東野序中句法多達二十九種,送李愿歸盤谷序中每段排比都不重複。對於駢文的句法,他也能適當吸取,加之語調流暢、錯落有致,更增加了文章的氣勢。這種創造性地運用多種辭語的表達方式,使他的散文語言形成了簡鍊、鮮明、生動、準確的特點。同時,韓愈還改變了初盛散文冗長散漫的結構,壓縮為短小精悍的體製。每篇只說一事一意,大量運用對比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避免平板枯燥的鋪敘羅列,章法大開大闔,尺幅中有波瀾起伏,並在文筆的曲折變化中見出結構的縝密嚴謹。

—節錄自葛曉音唐宋散文韓愈上海古籍出版社

六、韓愈的小故事

()重考生得第一

韓愈貞元七年應禮部試時,陸贄當主考,題目是「不遷怒不貳過論」,陸贄看了韓愈的試卷後沒有錄取他。第二年,陸贄又當主考,還是同樣的試題,韓愈寫的文章仍和去年一樣,陸贄卻大加讚賞,並選為第一名。如果不是韓愈的自信,誰肯拿落榜的文字再去應考,而且還是和去年相同的主考官?如果不是陸贄的虛心選擇,誰願意以韓愈為第一,而且是去年不被錄取的韓愈?這都只能從古人中去找吧!

()禮遇下屬

韓愈任國子祭酒時,對新學官嚴加甄試才予任用,平日頗禮遇他們。據說國子監有一直講善於說,但面貌醜陋,其他學官不願與他共食。韓愈特別叮嚀僕吏安排直講與自己共食,從此國子監的學官不敢再輕視這位直講。

()連佛骨都敢燒

韓愈不得志於憲宗朝,但頗為穆宗賞識,長慶三年任命他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人事命令一發表,一向囂張的駐京軍士及動輒哄抬物價的商家,私下相告誡道:「此人連佛骨都敢燒,大家可要小心了,別落在他手裡才好!」京兆地區在韓愈治下,社會秩序趨於安定,「盜賊止;遇旱,米價不敢上(漲)」。

()闢佛不避僧

韓愈闢佛排,卻不避與僧、道往來。所作詩文,如聽穎師彈琴送靈師送文暢師送僧澄觀送高閑上人序送浮圖文暢師序送張道士序送廖道士序等,酬酢的對象都來自於他所排斥的異端。謫居潮州期間,與大顛和尚過從甚密,調離潮州時,與大顛依依敘別,臨走,還留下私人衣物作紀念。事後對人說,此舉「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

()雪擁藍關馬不前

傳說「八仙」中的韓湘子就是韓愈的姪孫韓湘韓湘年輕時疏放不拘禮法,韓愈勉勵他專心向學。韓湘笑著吟了一首詩,中有「能開頃刻花」之句。韓愈問他:「你真能讓花立刻開放嗎?」韓湘當場聚土覆盆,果然長出兩朵花,花間有金色的小字,仔細一看是一聯詩句:「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不解其意,韓湘說:「以後便知。」後來韓愈被貶潮州韓湘趕到藍關送行。他見了韓愈問道:「叔父還記得花上的詩句嗎?指的就是今天的事啊!」韓愈再三地嘆息,並且續成整首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

()推敲字句

詩人賈島本是個和尚,法號無本無本有一天騎蹇驢去拜訪朋友,回程中寫了題李凝幽居一詩。其中一聯「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下聯想改成「僧敲月下門」,斟酌許久不能決定,便一邊吟詠,一邊用手比起「推」、「敲」的動作。沒注意竟撞到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隨即被押到韓愈面前。賈島稟明緣由,韓愈在馬上想了許久,笑著說:「『敲』字比較好。」並邀他一同回去,從此結為好友,賈島也在韓愈的勸導下重披儒服。

()阿諛死人

韓愈門人劉乂,為人率性重義,詩也寫得不錯。韓愈替人寫了很多碑銘文字,得到相當豐厚的潤筆。後來師徒失和,分手時,劉乂當面搶走他桌上的金子數斤,大笑道:「這都是阿諛死人的收入,不如送給我。」韓愈對他莫可奈何。

()顧炎武的感慨

韓愈成名後,不少達官貴人花錢請他替親人作墓誌銘;韓愈來者不拒。於是有人便說韓愈墮落了,靠阿諛死人大賺其錢。不止此也,韓愈還替活人寫歌頌文章,或者把大作抄來送人,也都獲贈不少財帛。如韓弘宣武軍節度使,參與西平亂)接到他的平淮西碑,就酬謝了五百匹絹。所有這些收入,韓愈居之不疑,名之為「人事物」。幾百年後,一代大儒顧炎武對此頗有微詞,在與人書中他感慨道:「韓文公文起八代之衰。當時若能謝絕一切應酬文字,就十足是文壇所共仰的泰山北斗了。」

()潮州試吃蝦蟆

韓愈遠謫潮州,好友柳宗元以自己久居南荒的經驗,從柳州寄去一首食蝦蟆詩,勸他入境隨俗,不妨試吃蝦蟆(蛙的一種)。韓愈報以答柳柳州食蝦蟆詩,詩中說「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總算隨俗了,但接著又說「常懼染蠻夷,失平生好樂」。顯然他擔心自己吃上癮,壞了他正常的美食味覺。畢竟他也盼望及早獲赦返回繁華的長安城。

()大文豪懼高

韓愈有懼高症。有一回與友人同遊華山,沿途景致秀逸,不知不覺登頂後,才發現已置身千仞之上,往下一望,雙腳發軟;想下山,身子總不聽使喚。無計可施,竟至「發狂慟哭」。在朋友勸慰下,修書一通,求助於華陰縣令。縣令接信後親自上山,百般哄騙,才像帶小孩子般地把他接回平地。

(十一)絳桃柳枝

韓愈有侍妾二人,一名絳桃,一名柳枝,皆能歌善舞,得韓愈歡心。鎮州軍閥王廷湊對抗朝廷,韓愈奉派前往宣撫,來到壽陽驛站,夜裡思念起二女,作詩道:「風光欲動別長安,春半邊城特地寒。不見園花兼巷柳,馬頭惟有月團圓。」不料出任務期間,柳枝竟趁機翻牆逃跑;所幸家人及時追回。韓愈返家後得知,又以二女的名字聯想翩躚,作了一首絕句:「別來楊柳街頭樹,擺弄春風只欲飛。還有小園桃李在,留花不放待郎歸。」從此「欲飛」的柳枝便被冷落,「待郎歸」的絳桃專寵矣。

七、史傳中的韓愈

韓愈退之昌黎人。父仲卿,無名位。生三歲而孤,養於從父兄。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大曆貞元之間,文字多尚古學,效揚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獨孤及梁肅最稱淵奧,儒林推重。從其徒遊,銳意鑽仰,欲自振於一代。洎舉進士,投文於公卿間,故相鄭餘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於時。

尋登進士第。宰相董晉出鎮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為其賓佐。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於世務。調授四門博士,轉監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門,宰相不專機務,宮市之弊,諫官論之不聽。嘗上章數千言極論之,不聽,怒貶為連州陽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元和初,召為國子博士,遷都官員外郎。時華州刺史閻濟美以公事停華陰柳澗縣務,俾攝掾曹。居數月,濟美罷郡,出居公館,遂諷百姓遮道索前年軍頓役直。後刺史趙昌按得罪以聞,貶房州司馬。因使過,知其事,以為刺史相黨,上疏理,留中不下。詔監察御史李宗奭按驗,得贓狀,再貶澗封溪尉。以妄論,復為國子博士。自以才高,累被擯黜,作進學解以自喻。執政覽其文而憐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踰歲,轉考功郎中、知制誥,拜中書舍人。

俄有不悅者,摭其舊事,言前左降為江陵掾曹,荊南節度使裴均館之頗厚,凡鄙,近者還省父,為序餞,仍呼其字。此論喧於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西宣慰處置使,兼彰義軍節度使,請為行軍司馬,仍賜金紫。平,十二月隨還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詔平淮西碑,其辭多敘裴度事。時先入蔡州吳元濟李愬功第一,不平之。妻出入禁中,因訴碑辭不實,詔令磨文。憲宗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鳳翔法門寺護國真身塔,塔內有釋迦文佛指骨一節,其書本傳法,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宮人三十人,持香花,赴臨臯驛迎佛骨。自光順門入大內,留禁中三日,乃送諸寺。王公士庶,奔走捨施,唯恐在後。百姓有廢業破產、燒頂灼臂而求供養者。素不喜佛,上疏諫曰: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始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昔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其後殷湯亦年百歲,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年,書史不言其壽,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至中國,非因事佛而致此也。

  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纔十八年耳。其後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捨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日一食,止於菜果;其後竟為侯景所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識見不遠,不能深究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聖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嘗恨焉!伏惟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以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即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別立寺觀。臣當時以為高祖之志,必行於陛下之手。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令盛也!

  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御樓以觀,舁入大內,令諸寺遞迎供養。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於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安有聖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苟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信佛。皆云天子大聖,猶一心敬信,百姓微賤,於佛豈合惜身命。所以灼頂燔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倣效,唯恐後時,老幼奔波,棄其生業。若不即加禁遏,更歷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於境,不令惑於眾也。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兇穢之餘,豈宜以入宮禁!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弔於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後進弔。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也,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鑑臨,臣不怨悔。

疏奏,憲宗怒甚。間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將加極法。裴度崔群奏曰:「韓愈上忤尊聽,誠宜得罪,然而非內懷忠懇,不避黜責,豈能至此?伏乞稍賜寬容,以來諫者。」上曰:「言我奉佛太過,我猶為容之。至謂東漢奉佛之後,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剌也?為人臣,敢爾狂妄,固不可赦。」于是人情驚惋,乃至國戚諸貴亦以罪太重,因事言之,乃貶為潮州刺史。

潮陽,上表曰:

  臣今年正月十四日,蒙恩授潮州刺史,即日馳驛就路。經涉海,水陸萬里。臣所領州,在廣府極東,去廣府雖云二千里,然來往動皆踰月。過海口,下惡水,濤瀧壯猛,難計期程,颶風鱷魚,患禍不測。州南近界,漲海連天,毒霧瘴氛,日夕發作。臣少多病,年纔五十,髮白齒落,理不久長。加以罪犯至重,所處又極遠惡,憂惶慚悸,死亡無日。單立一身,朝無親黨,居蠻夷之地,與魑魅同群。苟非陛下哀而念之,誰肯為臣言者。

  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不通,唯酷好學問文章,未嘗一日暫廢,實為時輩推許。臣於當時之文,亦未有過人者,至於論述陛下功德,與相表裡,作為歌詩,薦之郊廟,紀太山之封,鏤白玉之牒,鋪張對天之宏休,揚厲無前之偉跡,編於之策而無愧,措於天地之間而無虧。雖使古人復生,臣未肯多讓。伏以大唐受命有天下,四海之內,莫不臣妾,南北東西,地各萬里。自天寶之後,政治少懈,文致未優,武克不綱。孽臣姦隸,外順內悖,父死子代,以祖以孫,如古諸侯,自擅其地,不朝不貢,六七十年。四聖傳序,以至陛下,躬親聽斷,干戈所麾,無不從順。宜定樂章,以告神明,東巡泰山,奏功皇天,使永永萬年,服我成烈。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而臣負罪嬰釁,自拘海島,戚戚嗟嗟,日與死迫,曾不得奏薄伎於從官之內、隸御之間,窮思畢精,以贖前過。懷痛窮天,死不閉目!瞻望宸極,魂神飛去。伏惟陛下,天地父母,哀而憐之。

憲宗謂宰臣曰:「昨得韓愈潮州表,因思其所諫佛骨事,大是愛我,我豈不知?然為人臣,不當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我以是惡其容易。」上欲復用,故先語及,觀宰臣之奏對。而皇甫鎛狷直,恐其復用,率先對曰:「終太狂疏,且可量移一郡。」乃授袁州刺史。

初,潮陽,既視事,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鱷魚,卵而化,長數丈,食民畜產將盡,以是民貧。」居數日,往視之,令判官秦濟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呪之曰:

  前代德薄之君,棄之地,則鱷魚涵泳於此可也。今天子神聖,四海之外,撫而有之。況揚州之境,刺史縣令之所治,出貢賦以共天地宗廟之祀,鱷魚豈可與刺史雜處此土哉?刺史受天子命,令守此土,而鱷魚睅然不安谿潭,食民畜熊鹿麞豕,以肥其身,以繁其卵,與刺史爭為長。刺史雖駑弱,安肯為鱷魚低首而下哉?今潮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鱷魚朝發而夕至。今與鱷魚約,三日乃至七日,如頑而不徙,須為物害,則刺史選材伎壯夫,操勁弓毒矢,與鱷魚從事矣!

呪之夕,有暴風雷起於湫中。數日,湫水盡涸,徙於舊湫西六十里。自是人無鱷患。

袁州之俗,男女隸於人者,踰約則沒入出錢之家。至,設法贖其所沒男女,歸其父母。仍削其俗法,不許隸人。

十五年,徵為國子祭酒,轉兵部侍郎。會鎮州田弘正,立王廷湊,令鎮州宣諭。既至,集軍民,諭以逆順,辭情切至,廷湊畏重之。改吏部侍郎。轉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以不臺參,為御史中丞李紳所劾。不伏,言準敕仍不臺參。性皆褊僻,移刺往來,紛然不止,乃出浙西觀察使,亦罷尹,為兵部侍郎。及面辭赴鎮,泣涕陳敘,穆宗憐之,乃追制以為兵部侍郎,復為吏部侍郎。

長慶四年十二月卒,時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諡曰

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少時與洛陽孟郊東郡張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不避寒暑,稱薦於公卿間,而終成科第,榮於祿仕。後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讌,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而觀諸權門豪士,如僕隸焉,瞪然不顧。而頗能誘厲後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大抵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凡嫁內外及友朋孤女僅十人。

常以為自已還,為文者多拘偶對,而經誥之指歸,之氣格,不復振起矣。故所為文,務反近體,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語。後學之士,取為師法。當時作者甚眾,無以過之,故世稱「文」焉。然時有恃才肆意,亦有盭之旨。若南人妄以柳宗元羅池神,而譔碑以實之;李賀父名,不應進士,而諱辨,令舉進士;又為毛穎傳,譏戲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紕繆者。時謂有史筆,及撰順宗實錄,繁簡不當,敘事拙於取捨,頗為當代所非。穆宗文宗嘗詔史臣添改,時李漢蔣係在顯位,諸公難之。而韋處厚竟別撰順宗實錄三卷。有文集四十卷,李漢為之序。

,亦登進士第。

—錄自舊唐書韓愈傳

課文與注釋

 補充解釋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許世瑛常用虛字用法淺釋認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本來也可說「以師傳道、受業、解惑」。我們可以把這一句改成「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之師」使它成為詞組,然後再把「師」做主語—底下跟個「者」一頓,「所以傳道、受業、解惑」做謂語—「之師」二字省略,就成了韓文公的那一句原句了。用白話說,固然可以直翻成「老師是用來傳習道術、教授學業、解釋疑惑的。」但不及說「老師是傳習道術、教授學業、解釋疑惑的人」來得簡潔明白。這也就是說這樣的「所以」,雖是「用來」的意思,但白話裡並不一定非說出不可。
氏對「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分析、語譯,仍有值得商榷之處:
()氏認為此句相當於白話「老師是傳習道術、教授學業、解釋疑惑的人」;若依此說,把它還原成文言,便成了:「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然則,「所以」兩字在原文中豈不淪為贅語?講究「文從字順各識職」的韓愈必不致如此。
()通行的注解受到句中「傳道、解惑」的影響,遂認為此話是就「師」的觀點說的,而把「受」視為「通『授』」,以求觀點的統一。「受」、「授」是古今字的關係,固然可以相通,但下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卻又分明用的是本字。同一文章、同一意義而一用本字一用通假字,恐難自圓其說,古人作文也無此例。
()吾人理解此句,斷不能忽略「所以」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既然「本來」也可說「以師傳道、受業、解惑」,那麼誰來「以師傳道、受業、解惑」,當然是上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中的「學者」。換言之,韓愈對「師」功能的界定,是從「學者」的角度說的,因此才加入「所以」兩字,才用「受業」不用「授業」。至於「傳道」、「解惑」,是搭配「以」字講的:「學者以師傳道」、「以師解惑」,並無扞格之處。故韓愈此一名言應把它理解為:「師者,(乃學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而語譯成:「老師,是求學的人賴以傳承儒道、學習知識、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但由於舊說、通解皆從師的觀點看,故課本因之,此處所論僅供參考。

人非生而知之者 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文蓋脫胎於此。

聞道 猶言「知道」。懂得聖人之道。聞,聽到;引申為懂得。語出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眾人 普通人。與「聖人」相對。下文轉而以「愚人」與「聖人」相對,蓋強調「眾人」「恥學於師」之不智及後果之嚴重。

惑矣 真是令人不解啊。此「惑」字與前文諸「惑」字,觀點有別,涵義不同。前文指作者所論述的對象在「道」、「業」兩方面之「惑」,此為作者(論述者)針對前三句所指行為之「惑」。坊本或扣住士大夫解作「糊塗」,不妥。觀下文「吾未見其明」、「其可怪也歟」,可知作者對士大夫知擇師教子,本身卻恥相師的質疑和批判,始終是從「吾」的觀點而發。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 句讀,古書中也作「句度」、「句投」、「句逗」,今通作「句逗」。有二義,一指點斷文句,動詞;二指點斷文句所用的標點符號,名詞。「句讀(逗)」之有二義二詞性,猶如今語「標點」之兼指動作與名物。「句」與「讀」的分別,唐釋湛然法華文句記:「凡經文語絕處,謂之『句』,語未絕而點之以便誦詠,謂之『讀』。」大致而言,「句」包括今之句號、嘆號、問號、冒號、分號,而「讀」則相當於逗號、頓號。至於「句讀」具體的符號有「、」等,而符號施點的位置多在文字右側。古人著述不加句逗,造成頗大的閱讀障礙。後漢書班昭傳:「漢書始出,多未能讀者,馬融伏於閣下從受讀。」困難如此,因斷句不當而造成的誤讀誤解,也就層出不窮。所以兒童入學,蒙師「授之書」一定要先讓他「習其句讀」。禮記學記:「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鄭玄注:「離經,斷句絕也。」孔穎達疏:「謂離析經理,使章句斷絕也。」「離經」、「斷句」、「句絕」、「句斷」在古書中與「句讀」可算是同義詞。
另有有關標點符號的趣談,見「參考資料」。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注文中所謂「隔句相承」即「並提分承」,也稱「合敘」。此處的「合敘(並提分承)」共有六句,構成三層次的並提分承,除了此四句外,還包括「小學而大遺」(以二個單句計)。詳見參考資料「本課容易混淆的二種修辭格:合敘與錯綜」。

巫、醫 二字可視為兩個單音詞,也可視為一個複音詞。後者如論語子路:「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前者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信巫而不信醫,則不治。」這是因為醫是由巫發展而來的職業(字或作「毉」),故常連文並稱,而義有所偏。或偏於巫或偏於醫,須視上下文而定。此處只憑上下文無法斷定。然觀史記所言,知時巫與醫已分工分職:巫以占病因,醫以視疾下藥。韓愈蓋針對當時社會現況而言,以視為兩個單音詞為是。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 曰,稱呼。云,如此;指代「曰師曰弟子」這種情形。者,代詞;指代「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之事。帶有煞尾的作用,故也可視為代詞性助詞。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此二句或以為「則曰」之言,而非作者之言。換言之,是士大夫之族自己的說辭,而非韓愈對他們的評論。故某些版本將引號下移至此。「足羞」的「足」,或破讀為「ㄐㄩˋ」,不妥。蓋「足」音ㄐㄩˋ,只作「過分」解;以「過分」修飾「羞」,顯然不通—「羞恥」本已是負面評價之詞,只有強、弱之別,不可能有「過不過分」之分。實不宜與論語「足恭」相提並論。故此「足」字只能解作「十分」、「非常」,讀本音。韓愈重雲李觀疾贈之「此志誠足貴,懼非職所當」句中的「足」以及此日足可惜篇名中的「足」,皆是此義。又如韋莊思帝鄉「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的「足」,也是「很」的意思。今閩南語「足」仍保留此一詞義。如「足媠」(十分漂亮)、「足爽」(非常暢快)、「足見笑」(很難為情)。二句「位卑」與「官盛」互文足義:言「位卑」即隱含「官小」,言「官盛」即隱含「位尊」。故釋之如此。

聖人無常師 語本論語子張:「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郯子 左傳昭公十七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官學在四夷。」猶信。』」

萇弘 孔子訪樂事見孔子家語觀周

老聃 姓名字號頗有異說。楊家駱老子新傳以為:「本姓,名,字陽子西漢之初,『』轉為『』,其家譜追名為,以『』為字。後神仙家又妄改字『陽子』為『伯陽』,而以『』為諡。」孔子問禮事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家語觀周。按:韓愈排斥佛原道云:「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為孔子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此處又明言孔子老子為師,或以為自相矛盾。實則韓愈雖以遙承孔孟道統自居,終其身仍不脫一文人耳。文人下筆往往視主題之需要而有所強調。原道為了強調「其所謂道,非吾所謂道」,對孔子老子事持懷疑態度;師說為了強調「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及「聖人無常師」,則肯定其事,而以「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自解。

郯子之徒 郯子這班人。之徒,猶言「之輩」、「之儕」、「之儔」。

年十七 曾國藩選本韓昌黎文王文濡精校評註古文觀止作「年四十七」,恐不足為據。蓋年近五十之人,不當稱之為「氏子」,此其一。「皆通習之」、「余嘉其能行古道」云云,分明為長者勉後生語氣,此其二。據李蟠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八三年)已中進士科這點推測,本文最遲應寫在貞元十九年之前;假設是貞元十八年,韓愈是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任四門博士),按理不應稱四十七歲之人為「氏子」,且又直呼其名,此其三。

六藝經傳 古書上稱「六藝」,以前專指六種教學科目:禮、樂、射、御、書、數。以後兼指儒家六經:春秋。經傳,先聖著書曰經,後賢解經曰傳。如春秋為經,解春秋左氏公羊穀梁為傳。韓愈此處強調六藝經傳,足見其所謂道、業、惑,皆不出儒家思想範圍。

請學 求學。

古道 指「古之學者必有師」的優良傳統。二者首尾呼應。

 參考資料

一、本課容易混淆的二種辭格:合敘與錯綜

()合敘(並提分承、列舉分承)

1.定義

「合敘」是上文以數列語句並舉,下文以相當列數語句並列分承的一種修辭格。

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臧於秋冬。(荀子天論

上句前以「繁啟、蕃長」二詞語並舉,後以「春、夏」二詞語並列分承:「春」承「繁啟」,「夏」承「蕃長」。下句前以「蓄積、收藏」二詞語並舉,後以「秋、冬」二詞語並列分承:「秋」承「蓄積」,「冬」承「收藏」。二則動補結構合敘,其分解意為:繁啟於春,蕃長於夏,蓄積於秋,收藏於冬。

所謂「相當列數」是指相承的上、下文之列數既可以相等,但不求其一定相等,而只求其相當。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諸葛亮出師表

分敘應為: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上文二官名並列,下文三人名並列分承,二者列數並不相等,只是相當。

2.分類

從形式而言可分為:

(1)成分分承合敘

表裡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山表裡」分敘為「表山裡」,句子成分逆序分承合敘。

飲食君之酒肉。(莊子徐无鬼

分敘為:飲君之酒、食君之肉。

(2)單句分承合敘

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杜甫北征

分敘為:獲再興,宣(王)果明哲;獲再興,光(武)果明哲。

(3)複句分承合敘

貪吏不可為而可為,廉吏可為而不可為。貪吏不可為者,汙且卑;而可為者,子孫乘堅而策肥。廉吏可為者,高且潔;而不可為者,子孫衣單而食缺。(東周列國志孟侏儒托優悟主

前以「貪吏」與「廉吏」二則緊縮複句並列,再以「貪吏……策肥」與「廉吏……食缺」二則複句分承。

按列級分為:

(1)二列二級合敘(雙項雙層)

山猿谷鳥,哀鳴啾啾。(白居易與微之書

「哀鳴」承「山猿」,「啾啾」承「谷鳥」。二列二級合敘。

(2)二列三級合敘(雙項三層)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一級;「或師焉,或不焉」是二級;「小學而大遺」是三級。

(3)二列四級合敘(雙項四層)

后亂天紀,楚懷亦已昏。夷羊滿中野,菉葹盈高門。比干諫而死,屈平源。虎口何婉孌,女嬃空嬋娟。(李白古風

此詩前八句四級合敘。一三五七句寫比干忠諫殷紂而伏誅戮,二四六八句寫屈平直諫楚懷而流放源。借古諷今,感嘆唐明皇拒絕直諫之臣的忠言。

(4)二列五級合敘(雙項五層)

張湯擬奏而再卻,虞松草表而屢譴。並理事之不明,而詞旨之失調也。及倪寬更草,鍾會易字,而漢武歎奇、晉景稱善者,乃理得而事明,心敏而辭當也。(劉勰文心雕龍附會

共十句,單句闡明倪寬張湯奏章易稿、獲得漢武帝讚美的問題,雙句闡明鍾會虞松草表換字、獲得晉景帝叫好的問題。

(5)二列六級合敘(雙項六層)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周易繫辭上傳

單句是寫「乾」—「易」—「易知」—「有親」—「可久」—「賢人之德」的問題。雙句是寫「坤」—「簡」—「易從」—「有功」—「可大」—「賢人之業」的問題。

(6)三列二級合敘(三項雙層)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禮記學記

陳浩注:「示之以入道之所由,而不牽率其必進;作興其志氣之所向,而不沮抑之使退;開其從入之端,而不競其所通之地。如此,則不扞格而和,不勤苦而易,不雜施以亂其心,有相觀以輔其志,而思則得之矣。」闡釋了君子善喻—善於啟發他人的問題。

(7)三列三級合敘(三項三層)

蹇叔對曰:「……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貪,毋忿,毋急。貪則多失,忿則多難,急則多蹶。夫審大小而圖之,烏用貪?衡彼己而施之,烏用忿?酌緩急而布之,烏用急?君子能戒此三者,於霸也近矣。」(東周列國志

戒人不要「貪」、「忿」、「急」。

(8)三列五級合敘(三項五層)

春秋分十二世以為三等:有見、有聞、有傳聞;有見三世,有聞四世,有傳聞五世;故哀定昭,君子之所見也,襄成文宣,君子之所聞也,僖閔莊桓隱,君子之所傳聞也。所見六十一年,所聞八十五年,所傳聞九十六年。於所見,微其辭;於所聞,痛其禍;於傳聞,殺其恩。與情俱也。是故逐氏而言又雩,微其辭也;子赤殺,弗忍言日,痛其禍也;子般殺而書乙未,殺其恩也。(董仲舒春秋繁露

認為:孔子春秋分三法,對於所見的三公,則含蓄而微其辭;對於所聞的四公,則略隱以痛其禍;對於所傳聞的五公,則顯露以殺其恩。

3.功能

(1)適應駢偶,呈現對稱之美

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主不以為疑,君待之若舊。(丘遲與陳伯之書

分敘則「主」句承「朱鮪」句,「君」句承「張繡」句,不成對偶。今合敘,「朱鮪」句對「張繡」句,「主」句對「君」句,呈現駢儷之美。

(2)協調韻律,呈現和諧之美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杜牧阿房宮賦

分敘則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各抱地勢。廊腰縵迴(似)鉤心,檐牙高啄(如)鬥角。如此,則既非全為四字句,又不協韻;今合敘,均為四字句,且「閣」、「啄」、「角」音韻鏗鏘。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蘇軾赤壁賦

分敘為:惟江上之清風,耳得之而為聲;與山間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則不協韻。今合敘,「月」、「色」、「竭」協韻。

(3)精鍊文句,呈現簡潔之美

暴亂,而征伐。(韓非子五蠹

分敘則為:暴亂而征伐,暴亂而征伐。共達十四字,合敘僅九字,省去五字。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酈道元三峽

合敘十字。分敘為: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共十四字,多出四字。

(4)避免雷同,呈現變化之美

尤其是在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諸書中更能顯示出此一功能。漢書取合敘,以避免與史記雷同。聊舉一例:

封故御史大夫周苛繩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左車安陽侯。(史記漢孝景帝本紀

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孫、子為列侯。(漢書景帝紀

記敘漢景帝時同一事件,史記用分敘,記敘較詳;漢書用合敘,記敘較簡。史記明晰,漢書凝鍊,主要是避免雷同。

(5)增強氣勢,呈現流暢之美

王奪之人,霸奪之與,強奪之地。奪之人者臣諸侯,奪之與者友諸侯,奪之地者敵諸侯。臣諸侯者王,友諸侯者霸,敵諸侯者危。(荀子王制

分敘則為:王奪之人,奪之人者臣諸侯,臣諸侯者王……成為連珠式,固有蟬聯之美;然寫成合敘,則借助與排比、層遞結合,增強了氣勢,呈現流暢之美。

(6)豐富文意,呈現凝鍊之美

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史記屈原列傳

如分敘,「入則」句承「明於治亂」,「出則」句承「嫻於辭令」。今合敘,則「明於治亂」與「嫻於辭令」可同時對「入則」與「出則」二句產生作用,從而豐富了文意。

—節錄自周翔聖古文辭格例解江西高校出版社

()錯綜(避複)

1.定義

遣詞造句時,「故意破壞」整齊、統一、規律等要求,以求取變化,製造參差、錯落等特殊效果的修辭手法。

換言之,錯綜格「故意破壞」的對象常是類疊(反覆)、對偶、排比、層遞等強調形式整齊的語句,而使之達到一種錯綜變化的「不整齊」之美。

2.分類

(1)抽換字面(字面的錯綜變化,也稱「換詞」、「變文避複」)

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赤壁賦

「侶」和「友」詞義相同,作者為避免重複而抽換字面。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韓愈師說

上句用「嗟乎」,下句用「嗚呼」,詞義、作用皆無不同,只是為了求取變化而已。

(2)交錯語次(語序的錯綜變化,也稱「序換」)

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公美?」……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公孰美?」(戰國策齊策鄒忌諷齊王訥諫

「孰」字換位,使得鄒忌前後二次相同的問話,有了變化。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前一複句中先說「何必曰利」,後一複句中則後說。這是整個句子的易位。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

依對偶的形式,下句應作「萬點風飄」才能與「一片花飛」對仗。作者刻意錯開。這種對偶,稱作「蹉對」或「錯綜對」。

(3)伸縮文身(語句長短的錯綜變化)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前三句各四字,最後一句伸展為十一字。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無聲,或擊之鳴。(韓愈送孟東野序

第二分句增加「其躍也……或炙之」等十八字的補充說明。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韓愈師說

前兩個詞語各二個字,後一個詞語拉長為四個字(其實只要說成「百工」就可以)。

(4)變化句式(句式、語氣的錯綜變化)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汝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孟子梁惠王上)

先用陳述句,後改用反詰句。

妾曰:「何能及君也?」……客曰:「公不若君之美也!」(戰國策齊策鄒忌諷齊王訥諫

前句為反詰,後句為陳述。

……其皆出於此乎?
……吾未見其明也。
……其可怪也歟!(韓愈師說

此三句是第三、四、五段的結尾,語氣變化多姿,依序分別是:測度、陳述、感嘆。

說明師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是三個層次的「合敘(並提分承)」,由於整個句組採交錯接應(隔句相承)的方式:「。」因此容易被誤解為「錯綜格」中的「交錯語次」,甚至有人積非成是,堅信此六句只可能是「錯綜」,而非其他。本來只要解讀正確,用什麼辭格來稱呼並不重要。但是一旦「合敘」與「錯綜」中的「交錯語次」相混,導致「看看我,聽聽我,我妝扮為了你,我歌唱為了你。」(流行歌詞)與「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變成同一種修辭法,就不只是名稱的問題,而是實質的問題。本書為了兼顧教學與治學的平衡,課本於此不提辭格,只說明解讀時應掌握的「隔句相承」原則。

二、「句讀(標點符號)」趣談

()「得」跑來跑去

古書沒有標點,全靠讀者自己「句讀」。話說東村有一位塾師,教學生讀大學「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他如此斷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讀到這裡不覺驚呼:「咦,怎麼少了個『得』?」西村另有一位塾師,教學生這麼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還是不免驚呼:「怎麼多出一個『得』來?」有一天東村塾師拜訪西村塾師進行「文化交流」,聽到西村塾師念出這一節文字後,他恍然大悟說:「怪不得我那邊少一個『得』,原來跑到你這裡來了!」西村塾師也如夢初醒,說:「難怪我念來念去總是多了一個『得』!」

()愚民不愚民

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據此批評孔子主張愚民政策。梁啟超認為只要換個「句讀」,就不愚民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同理,孫中山名言「只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可以讓它意思全面翻轉:「只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詩一變而為詞,再變而成短劇

杜牧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換另一種斷句法,就可使近體詩變成詞曲小令:「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內容也變了樣。如繼續加工,甚至可以改成一齣古雅的短劇:

〔時間〕清明時節。

〔場景〕雨紛紛。

〔地點〕路上。

〔人物〕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差別待遇

一秀才招收學生,啟事上一段與束脩有關的文字:「無米麵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無銀錢也可」,來學的若是窮人家小孩,他就讀作:「無米麵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無銀錢也可。」學費免了。若是富家子弟,就改為:「無米,麵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無銀,錢也可。」束脩就少不了。

()逢凶化吉

明朝時某富翁新居落成,請才子祝枝山為他撰寫楹聯。祝枝山大筆一揮,頃刻即成一聯,聯曰:「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傷」。主人不悅,祝枝山趕緊笑說:「上下二聯都是好話,要這麼念:『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傷。』」

()美女變醜女

媒婆向一位闊少爺說媒,信中如此描述女孩子的相貌:「腳不大好頭髮沒有麻子」。少爺認為將娶到一位「腳不大,好頭髮,沒有麻子」的嬌妻,內心充滿期待。進門後才發現竟是個醜女,氣沖沖向媒婆興師問罪。媒婆好整以暇地說:「我從沒騙你,一開始就提醒你,這女孩『腳不大好,頭髮沒有,麻子』。是你自己亂斷句,怎能怪我呢?」

()酒變醋,豬成鼠

酒店老闆在門外掛上一副對聯:

釀酒缸缸好做醋罈罈酸

養豬大如山老鼠隻隻亡

店中伙計挾怨報復,在對聯上施加句讀,變成:

釀酒缸缸好做醋,罈罈酸;

養豬大如山老鼠,隻隻亡。

()標點與文字同價

某出版商刻薄成性,某天向魯迅約稿,言明標點符號不是文字,不計酬。幾天後,出版商收到來稿,上面只有文字,不見一個標點。出版商不知如何斷句,無奈何,只好向魯迅妥協,請他重加標點,當文字計算。

 課文語譯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要有老師。老師,就是傳承儒道,講授經典並解除求學者這兩方面疑惑的人。人不可能生下來就明白一切道理,誰會沒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卻不跟老師學習,疑惑將一輩子都得不到解答了。

年紀比我大的人,他領會道理的時間,本來就在我之前,我當然要向他學習;年紀比我小的人,若是他領會道理的時間也比我早,我也應向他學習。我所要學習的是道理,哪裡還會計較老師是比我年長還是比我年幼呢?因此,任何人不論他的地位高低、年紀大小,道在誰的身上,誰就是我的老師。

唉!從師問學的傳統已經失傳很久了,要人們沒有疑惑也就難了。古代的聖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拜師而請教;現今一般人的才智遠低於聖人,卻以拜師學習為可恥。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笨。聖人能夠成為聖人,愚人始終是愚人,大概都是由於這個緣故吧?

士大夫疼愛自己的孩子,選聘老師來教他,可是他自己卻羞於拜師學習,真是令人不解!那孩童的老師,只是教授他誦讀書籍、學習斷句的人,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承儒道、解答疑惑的老師。孩子在文章斷句方面有不明白時,就要他老師學習;自己有疑惑不能解決時,卻不知老師請教,像這樣學了小的漏了大的,我真看不出他的高明在哪裡。

巫師、醫師、樂師,以及各類工匠,他們並不認為向同行拜師學習是可恥的。士大夫之間,只要誰以「老師」「弟子」相稱呼的,大家就會群起譏笑他們。詢問他們譏笑的原因,就說:「他們之間年齡差不多,學養也相近。」於是,向地位低官職卑的人學習,就覺得很羞恥;向地位高官職大的人學習,就覺得難脫諂媚之嫌。唉!從師學習的傳統無法恢復,是可想而知的了。巫師、醫師、樂師和各類工匠,原本是士大夫所瞧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見識卻反而不如這些人,這現象可真奇怪啊!

聖人並未有固定的求教對象。孔子曾經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請教,而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才智是比不上孔子的。孔子說:「只要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作為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就不如老師,老師也未必就比學生高明。領會道術有時間早晚的差別,學業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師生之間不過如此罷了。

青年學子李蟠,今年十七歲,熱愛古文,儒家經典也都讀通了。能不受時俗拘束,來向我求教。我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問學的傳統,撰寫了這篇師說贈送給他。

 相關範文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節錄)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書云欲相師。僕道不篤,業甚淺近,環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僕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僕往聞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衒怪於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僕自謫過以來,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騷吾心?則固僵仆煩憒,愈不可過矣。平居望外遭齒舌不少,獨欠為人師耳。

  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數百年來,人不復行。近有孫昌胤者,獨發憤行之。既成禮,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於卿士曰:「某子冠畢。」應之者咸憮然。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曰:「何預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尹而快孫子,何哉?獨為所不為也。今之命師者大類此。

  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雖僕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僕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後,誠欲往來言所聞,則僕固願悉陳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擇之,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僕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

語譯二十一日,宗元告白:

來信說你想拜我為師。只是我思想不深厚,學問很淺薄,左看右看,實在看不出自己有哪一點可以當人老師的。儘管長久以來喜歡發表言論、寫寫文章,並不覺得自己有多高明。沒想到你竟從京師趕來永州這個文化落後的地方,要認我為師。我自忖實在不值抬愛,即使夠格,也不敢給別人當老師。給普通人當老師都不敢,哪還敢做你老師呢!

孟子說過:「一般人的問題在於喜歡做別人老師。」從以來,人們更加(只想做老師)不想當學生。現在社會上沒聽過什麼地方還有老師的;如果有的話,大家總是又叫又笑,認為那做人老師的是狂人。只有韓愈有勇氣跳脫時代風氣,面對嘲笑、侮辱,仍招收學生,還發表師說,面無愧色地做人老師。大家果然紛紛責怪叫罵,指指點點,牽牽扯扯,又加油添醋,形成輿論。韓愈因而落得了個「狂妄」的名聲。(而韓愈不為所動,)在長安住沒多久,又急急忙忙趕往東都洛陽,如此到處奔波地做人老師。

屈原懷沙賦說:「地方上所有的狗都叫了起來,因為牠們看到了不尋常的事物。」我曾聽說以南一帶的地方,常下雨,很少看得到太陽;一旦出太陽,狗就叫個不停。我還以為言過其實。六七年前,我被貶到永州來。元和二年冬天,一場怪雪竟然跨過五嶺,覆蓋南越好幾州的地方。這幾州的狗都慌慌張張,亂叫亂咬,發狂似地亂跑了好幾天,直到雪停為止。這才相信以前所聽到的還真有其事。現在韓愈已經把自己變成地的太陽,而你又要讓我當南越的怪雪,未免就惹人責怪了。人家不只責怪我,也一併會責怪你的。話說回來雪和太陽又有什麼錯?只因那見怪而叫的是狗啊!仔細想想如今這個社會,見怪而不吼不叫的又有幾人?又有誰敢在眾目睽睽下標新立異,以致惹來笑鬧怒罵呢?

我自從遭貶以來,就短了志氣、少了打算。在南方住了九年,染上腳氣病,漸漸地不喜爭論。怎能容許愛鬧的人一天到晚在耳旁聒噪,擾亂心思?(一旦容許)那就身心都受害,腳也麻了,心也亂了,日子更不好過了。我這輩子意想不到竟遭受不少譏評,就只少了「好為人師」的罵名。

我也聽說過,古人重視冠禮,藉以要求成年人成就理想的人格,這是聖人制禮考慮最周到的地方。幾百年來,人們卻廢了這個禮。最近有孫昌胤這麼一個人,發憤(為子弟)舉行冠禮。事後第二天上朝,到了外廷,插好笏版,對著其他官員說:「我兒子舉行過冠禮了。」大家嘴裡漫應著,內心則深感茫然不解。京兆尹鄭叔則更是一副不高興的樣子,搖著笏版退步站在那裡,說:「這與我何干?」大家當場大笑。社會上也都不認為鄭叔則有什麼不對、孫昌胤有什麼值得肯定。為什麼呢?只因孫昌胤個人所做的是大家不會去做的事。現今做人老師的,遭遇正是如此。

你品行敦厚,文辭練達,所作的文章旨趣弘大,有古人的境界。就算我敢做你老師,又能對你有什麼助益?若是因為我比你年長,求學、寫作也比你早,而你確實想和我交換意見,要我談談個人經驗,那我就十分樂意貢獻一己之得。你不妨自行採擇,值得參考的就參考,不值得參考的就淘汰掉,這就是了。至於說要我(以老師的權威自居)立下絕對的準則來教你,我一方面能力不足,一方面又擔心先前所提到的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就萬萬不敢了。

說明一、此文作於憲宗元和八年。當時正值柳宗元創作的顛峰期,文名甚盛;韋中立致書欲拜師學古文,柳宗元辭師名而居師實,作此文以答之。全文原含二大部分:前幅論述師道,後幅暢談一己寫作古文的心得。這裡只節錄論述師道的部分。

二、柳宗元不敢為人師的理據有二:一是自認才學不足;二是為師者不容於時。前者是賓、是虛,後者才是主、是實,所以文章的重心便落在後者。作者舉韓愈作例,並以犬吠日、犬吠雪及尹譏冠禮作比喻,多方說明為人師的嚴重後果。寫得痛快淋漓,而又飽含對世人不重師、不好學的憤慨。立意、作法雖與師說有別,而批判世俗的用心殊無二致。

三、韓愈師說高張堂堂正正之幟,為自己「抗顏為人師」建立哲學基礎;柳宗元此文則為「避居師名」而嬉笑怒罵,而至於牢騷滿紙。主要原因恐怕不是二人性情或風格的不同,而是柳宗元當時「居是州,恆惴慄」的心境,有以致之。

四、文中特別提到師說,有助於我們認識師說的外緣。其一、師說在當時已廣泛流傳,師說的讀者不是只有李蟠一人。其二、韓愈師說,意在替自己「好為人師」作辯護。其三、韓愈重振師道之舉,柳宗元精神上予以支持,行動上則有所保留,就連聲援也欲語還休,態度曖昧。由此可見,韓愈提倡師道遠較提倡古文來得形單影隻;更可看出師說一文的發表,在當時是如何地石破天驚。

賞析

 課文賞析

一、分段析評

()第一大段(第一、二段):總論師的性質、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文章開頭就援古立論:「古之學者必有師。」開宗明義,提出中心論題。接著加以論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是第一個論據,它概括而又明確地點出了師的性質、作用,是全文論述從師學習的依據,實為一篇之主旨。「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這是第二個論據,它緊承上文的「解惑」說明從師的必要性。這是從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來說明「學必有師」的論點。「生乎吾前」以下數句,上承「傳道」,論述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是第三個論據,亦是全文要旨所在。

這一大段緊扣「師」字,以「古之學者」為例,從理論上提出中心論題,從正面展開論述,是全篇論證和宣揚的中心思想所在。下文均是據此展開具體闡述。

()第二大段(第三、四、五段):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習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慨嘆師道不存,感情強烈,起得突兀,形成文意的轉折和波瀾,領起下文三層對比。第一層是把「古之聖人」的「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的「恥學於師」作對比,指出造成聖愚的原因是從師與否。這是古今時代的縱的對比。第二層是把為子擇師與己不從師作對比,諷刺了士大夫在從師問題上學小遺大、本末倒置的蠢行。這是當時士大夫家庭內部的橫的對比。第三層是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的恥於從師作對比,進一步譏諷了這些「君子」在從師方面計年齡、論貴賤的陋習,其聰明才智反不及下層人民。這是當代社會上不同階級、階層人士的橫的對比。這三層縱橫對比,顯得全面、深刻、有力。

這一大段以上一大段立論為基礎,以事實為論據,從反面展開批駁。連用三層對比,從古到今,從言到行,步步深入地揭露了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陋習,並指出其危害,憤慨之情溢於言表。

()第三大段(第六段):以古代聖賢為證,進一步闡述從師的必要、途徑和辯證的師生關係

作者引孔子從師請教的行為和「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的言論,說明「聖人無常師」,具有典型性和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因為孔子被歷代統治者奉為至聖先師,是知識分子最尊崇的聖賢。引用這一例證,既是對第一大段中心論題的深一層論證,也是對世俗惡習的進一步嘲諷。在此基礎上,作者把「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擇師標準,具體化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闡明了從師的正確途徑和師生的辯證關係,打破了西漢以來統治階級提倡的「師道尊嚴」和「天地君親」的師法壁壘,完全把師生關係平等化了。這種觀點是以前所未提出過的,即在今天看來,亦是合理的。

這一大段是第一大段論點的進一步闡發和論證,前後貫串,上下呼應,作者的師道思想,至此發揮得淋漓酣暢。

()第四大段(第七段):讚揚李蟠「能行古道」,說明作師說的原因

此段不是泛泛應酬之文,它是繼上一大段引舉古人的範例後,以李蟠為當代尊師好學的後生楷模。作者從兩方面突出李蟠的「不拘於時」:一是「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而不是學那些佛邪說、時文制藝;二是「能行古道」、「學於余」,這是韓愈對誹謗他「好為人師」的公開答覆和嚴正批駁,並以此來倡導從師求學的優良風氣。

這一段貌似簡單的結束語,內容卻十分豐富,耐人尋味。

二、思想與寫作特色

()師道思想

韓愈在文中所提出的師道思想,無疑是進步的。這突出表現為四方面:一是「古之學者必有師」,二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三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四是「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的這一師道觀,打破了傳統的師道觀念,有力地抨擊了當時的社會惡習,它不僅震動當時,而且對後世影響頗大,直至今天仍有可資借鑑之處。

()寫作特色

師說在寫作上也很有特色。首先,文章有破有立,反覆論證,層層深入,說理透闢,邏輯性強,富有氣勢和說服力,體現了文雄健勁拔、汪洋恣肆的風格特色。其次,對比手法的三層連用,不僅使批判更為深刻有力,也增強了文章的文學色彩,避免了行文的板滯,有利於凸顯文章的主題思想。再則,善於創造性地運用排偶句式,使文章顯得奇偶橫生,氣勢連貫,節奏鮮明。此外,還運用錯綜變化的句式,如頂真句、反問句、交錯句式等,都造成一種流利婉轉、一氣呵成的氣勢。最後,文筆簡潔流暢、語言錯綜多變,大量運用語氣詞,計用「也」字十六次,「矣」七次,「焉」四次,充分利用它們來表達跌宕起伏的感情,使文章極富氣勢。

—節錄自潘百齊古詩文鑑賞入門江蘇古籍出版社

 

 

 

 課文結構表

 

參考答案

 問題與討論

一、韓愈為什麼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你認同這樣的見解嗎?為什麼?

韓愈所說的「不如」、「賢於」乃指某一方面的才學,所以他接著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此一看法在當時頗富革命性,活化了師生關係,為文化開展注入了無限可能的生機。時至今日,更具時代價值。因為這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也是個資訊時代,社會分工又日趨精細;「一事不知,儒者之恥」殆已成神話。韓愈此一見解實有助於「終身學習」觀念的提倡。

二、「對比」是常見的文章技法。師說是否出現對比?若有,請指出並說明其章法上的作用及藝術特色。

「對比」是一種章法上的修辭,指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擺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以凸顯主題。可分成「對比敘寫」和「對比議論」。師說中的對比屬後者,出現在第三、四、五段。這三段對比其實就是三層對比:第一層「聖人—眾人」,是古今差異的縱向對比;第二層「其人—其子」,焦點集中在士大夫身上,是內在矛盾的自身對比;第三層「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則是當代社會階層之間的橫向對比。三層對比都環繞著「從師與不從師」的論點而論證,用以製造反差,凸顯士大夫不從師的謬誤,從而深化主題。至於其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對比結論時語氣的「錯綜變化」這一點上:第一層用測度語氣,第二層改用陳述語氣,第三層則轉為感嘆語氣。三層對比,三樣語氣,為嚴正的論證過程平添鮮活的文學色彩。

 測驗與練習

基礎測驗

1.D 2.C 3.C 4.C 5.C
6.A 7.C 8.A 9.D 10.A

【解析】1.(A)ㄉㄢ。(B)ㄊㄢˊ。(C)ㄔㄤˊ
        2.(A)不受時俗的拘束。(B)向地位低、官職小的人學習,會覺得很羞恥。(D)專門的研

         究。
        3.(A)(B)(D)動詞。學習。(C)名詞。老師。
        4.(C)除去雜亂,保留精華。(D)比喻取捨失當。相傳人賣珠於,在藏珠的木盒上增

         添了許多裝飾。人見藏珠的盒子裝飾精美,便買下木盒,卻把珠還給人。
        5.(C)回文、頂針、類疊。

7.(C)強調求師問學的重要。
        9.(A)韓愈為中人。(B)詩作奇崛險怪。(C)排拒佛、思想。
       10.(A)發起古文運動的背景乃因魏晉以後,文尚駢儷,過於講究形式導致內容空洞,文

        風柔靡浮豔。至中,駢體文已產生嚴重的弊病。陳子昂乃古文運動的先驅者。

進階練習

一、功在士林、杏壇之光、春風時雨、百年樹人、絃歌不輟、廣栽桃李、洙泗高風

【解析】1.功在士林:士林,泛指學界。
        2.杏壇之光:杏壇,相傳為孔子講學授徒的地方。後人於孔廟大成殿前築壇、建亭、書

         碑、植杏,取名「杏壇」。今以杏壇泛指教育界。
        3.克紹箕裘:比喻承繼父業。克,能夠。紹,繼承。箕裘,畚箕和皮襖。指上一代的事

         業。
        4.功在桑梓:用於對政界或政界人士的賀辭。形容對人民百姓有功勳。桑梓,桑樹用以

         養蠶,梓樹用以製作器具。後借指故鄉、家園。
        5.春風時雨:春天溫暖的和風、及時的雨,能滋潤萬物生長。後比喻師長的教化。
        6.百年樹人:形容培育人才的不容易。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

         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7.絃歌不輟:比喻禮樂教化普及。
        8.功著杏林:杏林,相傳三國吳董奉隱居廬山,為人治病不收分文,僅要求病重者痊

         癒後植杏樹五株,病微者一株,數年後杏樹十餘萬株,蔚然成林。後成為醫學界的代

         稱。亦有「杏林春暖」以稱頌醫生的仁心仁術。(「杏林」與「杏壇」所指稱大不相

         同。)
        9.廣栽桃李:形容教導的學生人數極多。桃李,喻所栽培、教導的學生或晚輩。
        10.洙泗高風:均為河川名,在今山東曲阜曲阜孔子故鄉,故以「洙泗」比

喻學校。

參考目錄

 書目

1.新譯昌黎先生文集 周啟成周維德 三民書局

2.談韓愈師說的教學 林鍾隆 文章精探 益智書局

3.韓昌黎文集校注 馬其昶 華正書局

4.韓昌黎文學傳論 閻琦周敏 西安三秦出版社

5.韓愈(評傳性質) 羅聯添 國家出版社

6.韓愈文統探微 鄧國光 文史哲出版社

7.韓愈志(內含古文淵源篇韓愈行實錄韓愈佚事狀韓友四子傳韓門弟子記韓集籀讀錄六篇) 錢基博 華正書局

8.韓愈研究 羅聯添 學生書局

9.韓愈散文研讀 王更生 文史哲出版社

10.韓愈資料彙編 吳文治 學海出版社

 網址

1.韓愈文集
http://www.eywedu.com/Ts8/html01/01index.htm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