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職國文第一冊 / 文化教材

 

文化教材

論語選讀()

 

導讀

 補充解釋

張禹 西漢河內軹(ㄓˇ)(今河南省濟源市南)人。生年不詳,卒於哀帝太初元年(西元前一四年)。從施讎,從王陽庸生論語,明習經學,應試為博士。元帝教授太子論語,遷光祿大夫。成帝時為相,封安昌侯漢書有傳。

鄭玄 字康成東漢高密(今山東省高密縣)人。生於順帝永建二年(西元一二七年),卒於獻帝建安五年(西元二○○年)。曾入太學學三統曆公羊春秋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禮記左傳韓詩古文尚書;從馬融學古文經。後歸里講學,因黨錮之禍被禁,遂杜門潛心著述。以古文經說為主,兼採今文經說,遍注群經,集兩經學大成。今存毛詩傳箋周禮儀禮禮記注,收入十三經注疏後漢書有傳。

朱熹 字元晦,晚號晦庵,別號紫陽南宋江西婺源(今江西省婺源縣)人。生於高宗建炎四年(西元一一三年),卒於寧宗慶元六年(西元一二○○年)。紹興十八年(西元一一四八年)進士,官至寶文閣待制、兼祕閣修撰,卒諡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宋代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編次著述之書甚多,著有四書章句集注詩集傳楚辭集注等。宋史有傳。

相禮 贊禮。相當於今日所謂「司儀」。舉行典禮時,高唱行儀的次序,使人照著行禮。

委吏 古代負責倉庫保管、會計事務的小官。

乘田 春秋魯國管理牧場、飼養六畜的小吏。

中都宰 中都春秋魯邑,地在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宰,官吏的通稱。周禮有冢宰、大宰、小宰、宰夫、內宰、里宰。春秋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長官也稱宰。

司寇 周禮秋官大司寇,主管刑獄。為六卿之一。春秋諸國有司寇之官。

 參考資料

一、論語的編纂者、編纂過程和成書年代

論語的編纂者,說法不一,歸納起來,主要約有以下數說:

()以為仲弓子游子夏所撰

此說鄭玄論語序主之(見劉寶楠論語正義引)。然此說不足信,蓋因曾子孔子四十六歲,於高足弟子最少,而論語載其臨歿之言,則非三子所撰定也。(見安井息軒論語集說

()以為成於有子曾子之門人

此說程頤主之。朱子論語集注序程子語云:「論語之書成於有子曾子之門人,故此書獨二子以子稱。」按此說本於柳宗元,亦不足信。姚鼐古文辭類纂論語辨注云:「檀弓最推子游,似子游之徒所為;而於子游稱字,曾子有子稱子,似聖門相沿稱皆如是,非於稱字、稱子有重輕也。」按檀弓有子曾子皆有貶辭,而於曾子為甚,然並不奪其子之稱,故知氏「聖門於二人相沿稱子」之辨為確。

()以為閔子騫所撰

此說宋永亨主之:「論語所記孔子與人語及門弟子問答,皆斥其名,未有稱字者,高弟亦曰、曰。至閔子獨云子騫,終此書無指名,意其出於氏。」此說亦非的論。按論語記諸賢,稱字者亦不一例,其稱名有故,稱字則通例,匪獨閔子騫而已。

()以為孔子弟子所記,門人所編

此說班固皇侃主之。班固漢書藝文志云:「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皇侃論語疏云:「論語者,是孔子歿後,七十弟子之門人共所撰錄也。」

以上四說,以第四說最為無病。大抵論語所記,自應有一部分為孔子弟子當時親手所記錄者,然全書之纂輯,則出於七十子之門人耳。

—節錄自黃振民古籍導讀天工書局

二、論語的傳本

論語編成後,至而遭到焚燬。到了西漢時出現三種不同的傳本:

一是魯論:屬今文,以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共二十篇。通行於魯國,篇次與今傳論語相同。

二是齊論:屬今文,以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共二十二篇。通行於齊國,比魯論多出問王知道二篇,二十篇章句亦頗多於魯論

三是古論:屬古文,漢景帝魯恭王劉餘孔子舊宅壁中發現,用周代古文寫成,共二十一篇。無問王知道二篇,而分堯曰中「子張問」以下另成一篇,故有兩個子張篇。(此是何晏論語集解敘之說,然漢書藝文志則分堯曰以下「子張問政」為從政篇,未知孰是。)其篇次和魯論齊論不同,文字與魯論不同的也有四百多字,多是古論用本字,而魯論用借字,並無太大的差異。

西漢末年,安昌侯張禹講授論語,以魯論為主,兼採用齊論,號為「張侯論」。由於張禹成帝老師,地位尊顯,所以這個本子也就受到當時一般儒者所尊奉。東漢末年鄭玄論語,亦以魯論為據,參考齊論古論論語張禹的一度綜合,再經鄭玄的二度綜合,遂衍成朱熹所注的今本論語二十篇。

朱子合編為「四書」,並著四書章句集注,謂是一脈相傳,以為儒門新寶典。以來,士子無不讀之,至此「五經」地位似漸為「四書」所超越,而論語之重要性乃有增無減。

三、論語的名稱由來

論語這個名稱是什麼時候才出現的呢?可以確定的是韓嬰韓詩外傳董仲舒賢良對策中曾引用「論語」一詞。韓嬰漢文帝時為博士,董仲舒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時應詔對策,由此可知「論語」這個名稱,大概在文帝景帝,至遲到武帝時出現。也就是「論語」這個書名,大概要到景帝武帝之際,才逐漸普遍被人們所使用。

四、論語的命名意義

論語命名的意義,歷來學者各有不同的說法,近人陳大齊先生在孔子學說中說:

論語命名的時候,其用「論語」二字,應當與論語書中所用「論」字與「語」字同其意義,不應當別作他解。所以採取書中所用「論」字與「語」字的意義以為書名的解釋,應當是一條最直捷且最安穩的途徑。

於是先生直接從論語書中分析「論」字和「語」字的用法,歸納它的意義,他說:

論語書中所用的「論」字,是「討論」的意思;所用的「語」字,只是「告知」的意思。論語所載,以孔子言論為主,而孔子言論可大別為兩類:一為與人問答討論,二為未經人問而自動告人。前一類正是「論」,後一類正是「語」。故書名「論語」者,意即孔子的「論」與「語」,用以顯示全書的主要內容。

陳大齊先生解釋論語就是「孔子的論與語」,「論」就是「與人問答討論」,「語」就是「未經人問而自動告人」,把全書的主要內容都顯示出來了。他的解說是正確可信的。

五、論語的篇章、內容

現在通行的論語有二十篇,四百八十二章,一萬五千九百一十八字(依朱熹論語集注計算)。各篇取第一章的前二、三字作為篇名,與篇中涵義無關。每篇的章數不一,每章的字數多寡也不一。通常稱前十篇為「上」,後十篇為「下」。

論語是記載孔子和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全書的內容很廣泛。梁啟超先生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中指出:論語的篇次體例並不一定,篇章先後也沒有什麼特殊意義,內容分類更難以整理出正確標準,因此他略舉綱要,分為以下八類:

1.關於個人人格修養之教訓

2.關於社會倫理之教訓

3.政治談

4.哲理談

5.對於門人弟子及時人因人施教之問答

6.對於門人弟子及古人時人之批評

7.自述語

8.孔子日常行事及門人頌美孔子之語

六、論語的體裁

論語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輯錄,重在記言。其中包含有語錄、對話、簡短敘事三種型式。前者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後二者則記錄孔子與弟子、時人的應答、行動或事件。

語錄重在紀實,所以論語風格質樸。但因為孔子及其弟子過人的素養,讓他們的對話或行事紀錄時時透見智慧的光芒。柳存仁中國文學史論語「語長文簡」,帶有「含蓄較深之意義」,代表了一般人對論語的基本評價。

語錄體在時期,被儒者大量應用,如朱子語類王陽明傳習錄等,便都是運用語錄體寫成的名作。

七、論語的思想體系

()「為政以德」的治國之道

怎樣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呢?他提出了一個基本的治國之道—為政以德,就是要以道德教化作為治國的基礎,依靠道德來維持社會秩序。他說: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

政,指政令、法律。禮,指當時受到破壞的禮;孔子想用加強道德教育的辦法,來恢復禮的權威,這是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張。他維護禮,是保守的一面;而他提出的「為政以德」的治國之道,則是他極有價值的貢獻,對中國幾千年的政治、文化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內涵

既然孔子主張「為政以德」,他所說的「德」又是什麼?這就要談到孔子思想的第二個方面,就是他提出了一個以「仁」為核心的道德思想體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仁學」。仁學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孔子中國文化所做出的偉大貢獻。他說的禮—禮—是原來就有的;而他提出的仁學,則是他在繼承古人思想基礎上的創造。孔子的仁學,一方面要求不犯上作亂,是為了維護禮制;另一方面則是要求「愛人」,提出了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的基本原則—推己及人,這又是在當時非常先進,具有思想解放意義的思想。仁學還包括有一系列的道德要求,其中也有許多具有普遍意義,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內容。

()與政治、道德緊密聯繫的教育思想

孔子思想的第三個部分,是他的教育思想。因為道德是要靠教育來普及和提升的,所以孔子也特別重視教育,他一生主要精力都用在教育上,他把教育看做治國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他的教育思想與他的政治思想、道德思想都是緊密聯繫著的,這三個方面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思想體系。而所有這三方面的思想,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恢復禮的秩序。這是反映了它的時代性、保守性。

從另一個角度看,孔子為了實現他的政治目的,尋找治國之道,進而提出仁學,致力於教育。仁學的核心講如何做人,是為人之道。教育是為了傳播仁學的為人之道,也是治國的根本手段。我們也可以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為人之道和治國平天下之道兩個方面,也就是所謂「內聖」之道和「外王」之道兩個方面。仁學是內聖之道;政治、教育思想,是講如何治國平天下,是外王之道。兩個方面又是統一的,而核心就是講為人之道。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也是著眼於教人們學會做人,就是講如何幫助大家學會做人。從這個角度看,他所研究的問題是有普遍性的,他的思想中也包含了許多普遍性的道理。他所講的做人的道理、治國的道理和教育的道理,都有許多是具有普遍恆常意義的。

—節錄自錢遜儒學聖典論語雲南人民出版社

八、孔子生平

孔子,字仲尼,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魯哀公十六年),享年七十三歲,正當春秋時代末期。

孔子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他的五代祖因宋國發生內訌而逃奔魯國避禍,才成為魯國人。父親叔梁紇魯國陬邑大夫。母親顏徵在。兩人年紀相差很多。據說,叔梁紇顏徵在時,已是六十四歲的老人了。

為什麼孔子仲尼呢?據說,他母親顏徵在為了想生兒子,曾在尼丘山上禱告上蒼,後來生下孔子,她就給兒子取名為,又因孔子排行老二,故字仲尼。另一個說法是:孔子頭頂很大,中間凹下,形狀像小山丘,所以取名為

孔子一生,童年以後,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虛心好學

第一階段是十五至二十九歲。十六、七歲,母親去世,孔子更是獨立謀生,並曾任委吏、乘田一類的小官。他身長九尺(古代的「尺」比現在的「尺」短許多),人們都管他叫「長人」,以為他和別人不一樣。孔子從小勤學好問,發憤自學,且學無常師。在「而立」之年時,就已全面地學習並掌握了當時貴族必須學的「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的基本功夫,還對以後尊為「六經」的春秋的內容與精神實質,做了有系統的學習、掌握和融會貫通。孔子文化的禮相當熟悉,所以大夫孟僖子將死,命其子南宮敬叔孔子學禮,而孔子仍感在學習不足,曾前往洛邑,問禮於老子。返後,門徒更多。

()收徒講學

第二階段是從三十至五十歲期間。三十歲時,孔子收徒講學,第一個創辦私學。對各種各樣的人,孔子是「有教無類」,以誨人不倦的偉大精神,培育了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正所謂「弟子號稱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他一生孜孜從事於教育工作,功績卓著,堪稱「為人師表」的典範。講學之外,孔子也企圖從政。在他三十五歲那年,季孫氏因小故而聯合孟孫氏、叔孫氏二家大夫共同發動政變,竟把魯昭公趕出國境。孔子見到這種情形,就離開自己的祖國,前往齊國

孔子到了齊國,為大夫高昭子家臣,與太史談樂、學,並晉見齊景公景公問政,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欲封孔子為大夫,被晏嬰所阻,晏嬰年長,又為三世老臣,故孔子未能仕於。不久返回魯國,修詩書,定禮樂,弟子更多。

()從事政治

第三階段是從五十一到五十四歲期間,為孔子從政時期。五十一歲時,孔子中都宰,接著升任司空,五十二歲又做了約三年的司寇,並行攝相事三個月。最後,因魯國君和執政的季桓子接受齊國的女樂,迷於聲色而不聽朝政,孔子知道改革無望,便棄官離開魯國

()周遊列國

第四階段是五十五到六十八歲期間,為周遊列國時期。孔子帶著一批學生訪問列國,宣揚「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張,尋求仕進的機會。然而,孔子處處碰壁,並沒有得到任用。

孔子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子路之妻又跟靈公寵臣彌子瑕之妻為姐妹,看似極有出仕的希望,但孔子不肯走後門,所以在靈公問陣,衛國又有諸子爭立的內亂之後,離開衛國

孔子後經司馬桓魋(ㄊㄨㄟˊ)因為厭惡孔子維護公室,危及卿家的言論,不歡迎孔子宋國,揚言欲殺孔子孔子於是微服過,經而至。是年孔子六十歲。

期間,曾被大夫包圍,厄於之間,絕糧七日。解圍之後,孔子短暫在,因衛出公表明欲用孔子,所以孔子再回到衛國。但孔子堅持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被一般人視為迂闊,所以仍不見重用。

魯哀公十一年(西元前四八四年)冉有,在一戰,戰勝軍,季康子冉有推薦,派人幣迎,於是孔子,時孔子年六十八。

()修訂六經

第五階段是六十八到七十三歲去世,為在修訂六經時期。六十八歲時,孔子知道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乃決心返回魯國,結束了長達十四年的周遊生涯。返國後,孔子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教書和整理古文獻上,對六經的整理、核定、編纂,付出了很大的心力。七十一歲時,最得意的門生顏回去世,七十二歲時,倚為左右手的子路也離開人間,孔子悲痛萬分,就在這種精神受打擊的情況下,孔子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三歲。

孔子死後,許多弟子都來送葬,並為孔子服喪三年,子貢則是結廬於墓旁,又守喪三年才離去。

九、孔子簡表

 

時 間

年 齡

重要事跡

魯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年)

1

誕生。

魯襄公二十四年

3

叔梁紇卒。

魯昭公七年(西元前五三五年)

17

顏徵在當卒於此前。

魯昭公九年

19

宋亓(ㄑㄧˊ)官氏。

魯昭公十年

20

生子,字伯魚

魯昭公十七年

27

郯子來朝,孔子見之,學古官名。其為之委吏、乘田當在此前。

魯昭公二十年

30

初入太廟當在此前。琴張從遊,當在此時,或稍前。孔子至是始授徒設教。

魯昭公二十四年

34

魯孟釐子卒,遺命其二子孟懿子南宮敬叔師事孔子學禮。時二子年十三,其正式從學當在此後。

魯昭公二十五年

35

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孔子亦以是年適,在樂。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魯昭公二十六年

36

當以是年反

魯昭公二十七年

37

吳季札反,其長子卒,葬嬴博間,孔子往觀其葬禮。

魯定公五年(西元前五五年)

47

魯陽貨季桓子陽貨欲見孔子,當在此後。

魯定公八年

50

三家攻陽貨陽貨陽關。是年,公山弗擾孔子

魯定公九年

51

魯陽貨孔子始出仕,為魯中都宰。

魯定公十年

52

中都宰為司空,又為大司寇。定公夾谷

魯定公十二年

54

孔子主張墮(ㄏㄨㄟ,毀)三都。墮(ㄏㄡˋ),墮,又墮,弗克。孔子墮三都之主張遂停頓。

魯定公十三年

55

端木賜從遊。

魯定公十四年

56

晉佛肸(ㄒㄧˋ)來召,孔子欲往,不果,重反

魯定公十五年

57

始見衛靈公,出仕,見衛靈公夫人南子

魯哀公元年(西元前四九四年)

58

衛靈公問陳(陣),當在今年或明年,孔子遂辭仕。其去,當在明年。

魯哀公二年

59

衛靈公卒,孔子在其卒之前或後去

魯哀公三年

60

又適司馬桓魋欲殺之,孔子微服去,適遂仕於

魯哀公六年

63

孔子。絕糧於之間,遂適,見楚葉公。又自,自

魯哀公七年

64

再仕於

魯哀公十一年

65

魯季康子孔子孔子。自其去,先後凡十四年而重反。此後乃開始其晚年期的教育生活,有若曾參言偃卜商顓孫師諸人皆先後從學。

魯哀公十二年

69

孔鯉卒。

魯哀公十四年

71

顏回卒。齊陳恆弒其君,孔子請討之,君臣不聽。是年,西狩獲麟,孔子春秋絕筆。春秋始筆在何年,則不可考。

魯哀公十五年

72

仲由死於

魯哀公十六年

73

卒。

—錄自錢穆孔子傳東大圖書公司

十、孔子軼事

()孔子也身強體壯

以前的儒士,大多是習武的,不如後世讀書人那樣文弱無力。據墨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的記載,孔子簡直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力士。呂氏春秋慎大篇說:「孔子之勁,能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這意思是孔子有破城門之力,但不肯以力逞勇。那時魯國季孫孔子為他的家臣)與人爭鬥事敗,要逃出城,城門已經關了,孔子便挺開城門讓季孫氏逃亡。由此觀之,他自然是了不起的大力士了。(事見墨子。)

儒家書中,很少記孔子勇力的故事,而且還有一則相反的故事。檀弓孔子原壤,有一句叫「執女手之卷然」,據孔穎達正義說:「孔子手執斧斤,如女子之手卷卷然而柔弱。」這把孔子寫得太文弱了,與孔子的生平是頗不相稱的。孔子或許不是千斤大力士,但決不會文弱。

()孔子最懂得享受

孔子在生活安定和富庶的時候,是很講究享受的。他重視吃,在吃這方面,孔子可能還相當精明。至於娛樂方面,他幾乎到了沉迷的程度,他會唱歌,會舞(古時士紳階級無有不會舞的),會彈奏許多種樂器。史記孔子世家中記他:「孔子,學之,三月不知肉味。」是一種古樂,孔子為了學會它,到了忘食的程度,自然夠得上稱作音樂迷了。不過,孔子和他的門弟子都是主張古典音樂而反對甚至憎惡春秋末年的新興音樂。他批評「聲淫」,主張放逐;倡議振興韶樂武樂(都是古樂)。孔子所謂「聲淫」,淫字或者不作淫蕩的淫字解,淫字的古義,可以作高亢和變動之解。大約「聲」有似今之時代曲吧!

在吃的方面,孔子不僅注重味道,而且也講究盛菜肴的器皿。他認為可以享受時,就要好好地享受,窮的時候,他安貧,富的時候,他樂富。這是孔子的特質。

—節錄自南宮搏孔子軼事自由談第三十一卷第九期一九八年九月

十一、孔子思想舉要

()孔子志在安天下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戰亂頻仍,為了恢復文,安定世局,孔子認為應由自身做起,從家庭推演開來,建立了以仁為中心,以禮為方法,以自我修養為起步,以安定全天下為目標的思想體系。這一思想體系,主要見於論語一書中。

()孔子學說以「仁」為中心

論語孔子與弟子的論談,最常聚焦在「仁」字,可知,「仁」確實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解釋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見「忠恕」就是「仁」的實際內容,是「仁」的最簡單的注腳。所謂「仁」,用孔子告訴樊遲的話來說就是「愛人」。什麼是「忠恕」呢?用孔子告訴子貢的話來說,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要得到的滿足,也幫助別人得到,這就是「忠」;用孔子回答仲弓的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加在別人身上,這就是「恕」。

主觀上,我們希望能做到以上的境界,但在客觀上,則必須具有既能滿足自己又能滿足他人的條件。譬如當自己想吃麵包,而別人也想吃時,那必須要有足夠的麵包,但如果麵包的數量不夠呢?這時,有兩種解決的方法,一是自己不吃,讓給最需要的人吃;一是把麵包切成若干小塊,自己吃得少了,但每個人都能吃到一點。孔子「仁」的意義就在這裡。

這是一種同情心的推拓,出發點可以是孟子所說的「不忍見孺子入於井」的惻隱;延展開來,可以是子貢所說的「博施濟眾」。

孔子的仁道雖以「兼濟」為目標,卻以自覺人心有愛為發端,所以他明確地告訴大家,「我欲仁,斯仁至矣」,說靠自力就可以完成仁道,強調人們若想成為仁人,根本不需外求;強調人們只要有個醒覺,就可以成就兼濟的大事業。他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說的雖只是個消極的無惡,但鼓勵人只要一個發端,便可以成就濟世大業,其後孟子主張「性善」,說善端可以助人成聖成賢,說「知言養氣」,其德「沛然莫之能禦」,都是同一系列的講法。

孔子眼中的仁不僅是自己的愛心發抒,還有廣闊的內涵。他告訴顏淵說「克己復禮為仁」,告訴子張說能行「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可見仁是包含自我掌控(所以說克己)、人我倫常(所以說復禮),甚至是一切美德(所以包盡恭、寬、信、敏、惠五德)的集合體。

孔子心目中的「仁」是一種美德的集合體,實行上必須內聖外王兼顧,不僅要盡己之心,還要能做到推己及人。孔子告訴曾子自己一貫之道是「忠恕」,他的苦心正在點醒大家,行仁是一種徹上徹下的功夫,不能只有外,也不能只有內,而有所偏廢。所以子產雖惠、子文雖忠、陳文子雖清、冉雍雖不佞、冉有雖能政事、子路雖勇而知兵、閔子騫雖能孝、公西華雖能接待賓客,孔子一概不許以仁,因為孔子強調的「仁」是一種全備之德。

孔子認為仁雖然內在於人心,可是常會受物慾矇蔽而淪喪,濟眾之心常會因為時間久長而怠忽,所以孔子師生都知道謹慎從事,像孔子要人居於仁德之里,要人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或曾子提出「以友輔仁」說消解學者的孤獨感,以「弘毅」說解除學者的頹唐怠惰,都是學者在行仁道上極好的自我鼓舞與相互支撐。

()孔子學說以「禮」為方法

在禮崩樂壞,世衰道微的春秋時期,傳統的政治家或學者一再強調以禮治國的重要性,說禮是「國之基」,「人之幹」,說禮可以「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隱公十一年);「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左傳昭公五年);甚至強調「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將禮視作維繫人間倫常的規矩,對禮十分推崇。孔子也是屬於相信禮治可以平治世界的思想家。一般說孔子是保守派,是傳統派,正是由這個角度說出來的。

孔子欽敬周公,崇愛禮,相信禮是維繫人心,使世界重歸於秩序的最佳原則。他認為禮可以節制各種美德,如恭、慎、勇、直,讓他不會產生勞、葸(ㄒㄧˇ)、亂、絞的毛病;說禮是一切行為的準則,凡人不學禮,則無以立,無所措手足;說文之以禮樂,才可以為成人;還消極的要人注意非禮勿言、勿視、勿聽、勿動。

孔子講禮,重視內在的禮義,而不在於外在的節文,陽貨所謂:「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正是針對禮的本質淪喪之後,直就禮的節文進行的反省。

孔子的禮不僅用以立身行事,還可以治國理民。至於憲問說:「上好禮,則民易使」,子路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或在武城針對子游的問疑,告訴學生說:「小人學道則易使」,都是以肯定禮的行政功能為焦點,針對行政者的立場而提出的正面說法。

()孔子以倫理為平治的初階

孔子認為政治是倫理的擴大,倫理是政治的基礎,所以他說:「政者正也」,以為禮仁一貫,君聖一體。

他要求執政者注意修身,也希望執政者用禮來管束人民。他認為若要安定社會,禮比法有效,所以他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要執政者將禮治擺在法治之先。

他認為治理國家,人是主體,永遠比法令有效,所以他說:「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

他相信統治者的表率作用,所以一再提醒執政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他們從修身做起,將修身跟治國緊緊融合在一起。

孔子的弟子有若以為其為人也孝弟,便不致犯上作亂(論語學而)。將「忠」視作是「孝」的擴大,正延續了孔子這種想法,並開啟了大學所說的格致誠正以至修齊治平的理路。

()孔子不迷信

對於鬼神,孔子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認為人事比鬼神重要,所以告訴子貢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對於命運,孔子並不狂妄,他尊重前人的命運觀,肯定天的人格神地位,認為天可以主宰人的命運。所以他在最難過的時候,也會說天喪予,天喪予。他也敬畏天命,說君子有三畏,且必以畏天命居先。可是孔子反對消沉依順天命,他認為人當盡人事,而後可以聽天命,強調人的意志先於天的意志。

()孔子重視教育

孔子長期教學,他有許多先進的教育主張。如:

1.主張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要人體會學習的快樂,時時保持學習的積極態度。

2.提倡因材施教,教育內容須因人而異。

3.主張不具成見,扣其兩端而後講解,強調依照學生的能力教學。

4.教學必從基礎教起,先下學再求上達。

5.強調踏實的功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決不自欺欺人。

6.強調品德的重要性,常說品德修得好,便是有學問的人。

7.有教無類是他收取學生的原則,他相信人人都有受教權。

孔子的觀念開放而積極,後世因此尊他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課文與注釋

 補充解釋

一、論修養

在陳絕糧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遷於三歲,,軍於城父。聞孔子陳蔡之間,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絃歌不衰。」(設行,施行的制度。用事,當權執政。)

 此注據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趙岐注:「病,罷(ㄆㄧˊ)也。」

子路 為人耿直,喜歡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性好勇,見義勇為,果敢守信,爽朗坦蕩。儘管心直口快,常批評孔子,但一生忠心耿耿地跟隨在孔子的身邊。而孔子十分了解子路,雖然對他有嚴格的要求,並時常直接地加以批評,但仍是十分器重子路,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列為「政事」科的優秀弟子。子路也能按照孔子的教誨而躬身力行。曾任衛國邑宰,後來,由於孔悝之難而遇害。死前仍不忘端正衣冠,是個有血性、肯上進的軍事人才。孔悝之難見於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衛靈公時,太子蕢聵(ㄎㄨㄟˋ ㄎㄨㄟˋ)因得罪靈公的寵姬而逃亡外國。靈公死後,蕢聵立為出公。後蕢聵脅迫大夫孔悝合謀作亂,子路孔悝之邑宰,聽到消息趕去救孔悝。在城門遇到子羔子羔子路說:「出公已經逃走了,城門也已關閉,你回去吧,不要白白捲入這場災難。」子路認為自己食人俸祿,就不能躲避災難。他來到蕢聵所在地,蕢聵石乞壺黶(ㄧㄢˇ)攻子路,砍斷了子路的帽帶。子路說:「君子即使死了,帽子也不能掉落。」於是在結帽帶的時候被敵人殺死。

君子固窮 「君子固窮」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是何晏集解所釋:「君子固亦有窮時。」把「固」字解為當然、本來的意思。一是朱子集注程子所釋:「固窮者,固守其窮。」把「固」字解為「固守」的意思。劉寶楠論語正義採用程子的說法,他說:「固守者,言窮當固守也。」並引尸子「守道固窮,則輕王公」的話為證。然而何晏的解釋比程子的說法可從。因為解作「固守其窮」,與上文子路「君子亦有窮乎」的問話,連接得不夠緊湊。若解釋為「君子當然也有窮困時」,則與上文緊密連接。可見孔子是針對上文子路的牢騷而有所回應,以解除他心中不平的疑問。另有一說,固窮,窮而益固。

子張 性格開朗,為人豁達,雍容大度,缺點則是比較偏激,孔子曾批評他「也辟」、「也過」。平時好學、深思,特別是善問,論語中即載有十三次的問話。子張問行,孔子告訴他要「言忠信,行篤敬」,也許即是針對他的缺點而言。子張受教後,終於成為門高徒之一。孔子死後,儒家分為八派,「子張氏之儒」列為最前面,可見他才氣橫溢,學有專成。

州里 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一百里為州。

子貢 能言善辯,長於口才,是列「言語」科的優秀弟子,也是門中最善於外交活動的能人。子貢又善於經商,是春秋時代著名富商。但財富是子貢運用智慧所得的酬償,所以他並非散發出銅臭味的一般商人,反而能樹立富而好禮的風範。同時,子貢也十分謙虛,當孔子要他和顏回相比,他坦白地自承不如,謂顏回能聞一知十,自己僅能聞一知二,謙恭中又帶著一股自信。他對孔子學說的宣揚與維護,有卓越的貢獻。孔子死後他守墓六年,可見師生情誼之深,勝過父子的關係,遂為千古傳頌的佳話。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此詩語有二解:據爾雅的解釋:「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四者分指平列,謂必加切磋琢磨之功,四者方能成器,蓋此四者皆言學問之功。又一釋,朱子集注解釋說:「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即治牙骨者,切了還得磋,使益平滑;治玉石者,琢了還得磨,使益細膩。此言精益求精。應以說為當。

二、論為學

 罔字有二解:一是迷惘義。包咸解作「罔然無所得」,即只知向外學習,不反之於己,自我思索,則必迷惘無所得。一是誣罔義。如皇侃即作如是解。不經思索,不深辨其真義所在,是「誣罔聖人道也」。一般皆從第一說。

 有三解:包咸釋為「精神疲殆」,朱子釋為「危而不安」,王引之經義述聞釋為「疑而不能定」。

多見而識之 此句承接上文而省略了「擇其善者」,全句應為「多見,擇其善者而識之」。

 知道某事有益,或知道某個真理。前者根據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知之,謂知學問有益者也。」後者根據注引氏說:「知之者,知有此道也。」王熙元論語通釋認為本章是孔子泛論為學的次序,它的對象當很廣博,指一切有價值的事,不限於學問,凡道德、藝術皆在內。

三、論待人

子夏 與子游同列「文學」科優秀弟子。子夏家庭貧寒,勤奮好學,對古代文獻的造詣極深,如傳播詩經春秋都有突出的貢獻。他的著名論點「學而優則仕」,曾對後世的讀書人產生極大的影響。孔子死後,子夏講學於西河,為魏文侯的老師,其他如李克吳起等亦皆出自子夏門人,西河人將他視為孔子,可見影響之大。

弟子 弟子有兩種意義:一是對父兄而言,是說為子為弟;一是對師長而言,指的是學生。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的「弟子」,與為政篇「有事,弟子服其勞」的「弟子」,皆是指年幼的後生而言。論語中說到弟子的地方另有五次,這五次皆是指門人、學生而言。

色難 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色」指父母的顏色,如何晏論語集解包咸的話說:「色難者,謂承順父母顏色,乃為難也。」又引馬融的話說:「承順父母顏色,乃為孝耳。」一種是說「色」指子女的顏色,如鄭玄的注解說:「言和顏悅色為難也。」又皇侃論語集解義疏顏延之的話說:「夫氣色和,則情志通,善養親之志者,必先和其色,故曰難也。」朱子四書章句集注兼取二說,王熙元論語通釋認為但就文氣和義理來說,鄭玄顏延之的說法比包咸馬融的說法好。因為孔子這句話,是就子女說的,不是就父母說的,所以只說「色難」,足以令人想見是指子女的顏色,如果指父母的顏色,應該說成「侍色為難」,包咸馬融都在「色」字上面增加「承順」二字來解釋,這種增字解經的方法是不夠嚴謹的。

曾子 相傳著有孝經,為人兢兢業業,最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吾日三省吾身」正是他身體力行的名言。又相傳曾子著有大學。就儒家的道統而言,曾子子思子思孟子,對於宏揚儒學,貢獻至大,後世尊稱為「宗聖」。

三省 三,表示多次,因古人習慣用「三」、「九」等字表示次數的多。然曾子所反省的是三件事,所以有人認為「三省」的「三」,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王熙元論語通釋以為這只是巧合而已,否則,依論語的句法,如憲問篇的「君子道者三」,應該說成「吾日省者三」。

傳,不習乎 「傳」字亦有兩解:一是師傳之於己,一是己傳之於人。錢穆論語新解以為依上文「為人謀」、「與朋友交」推之,當謂己之傳於人。素不講習而傳之,此亦不忠不信,然也只有反己省察始能知。然一般皆從第一說。傳,動詞作名詞用。

子游 勤奮好學,特別熟識古代文獻,深通古禮,而被列為「文學」科的優秀弟子。二十多歲就當上了魯國武城宰,實踐了孔子以禮樂教化治理社會的教導,深得孔子的讚揚。在戰國時代,他的後學並曾形成「子游氏」之儒的學派,可見影響之大。

 爾雅釋詁說:「數,疾也。」即迫切的意思,與和緩相反。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程子說:「數,頻數也。」即煩瑣的意思。此二義皆通。

四、論處世

林放 論語中出現二次。生卒年代及經歷等均不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家語弟子解均不列此人,不過漢代文翁禮殿圖有他的名字和畫像。

 包咸注:「易,和易也。……喪失於和易,不如哀戚。」此說不合情理。鄭玄注以為「簡」,似亦難安。朱熹注:「易,治也。……在喪禮則節文習熟而無哀痛慘怛之實者也。戚則一於哀而文不足耳。」注說「易」、「戚」甚精當,但訓「易」為「治」則與所解說經義,似難勾連。蓋依前後文例,「奢」、「儉」相對,是形容詞,「戚」亦為形容詞,則與之相對的「易」,亦應作形容詞,而「治」是動詞。今按禮記檀弓上:「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子路之言,可與論語此則相發明,「易」指喪禮儀式的周到完備。又俞琰書齋夜話:「易字疑是具字。檀弓:『喪具,君子恥具。』具與易蓋相似也。」以為易字是具字的形近而訛,可供參考。

何事於仁 事訓為「止」,據漢書古今人表論語雍也:「何事於仁,必也聖乎!」顏師古注:「非止稱仁,乃為聖人也。」

其猶病諸 孔安國曰:「至聖,猶病其難。」廣雅釋詁:「病,難也。」

子華 好禮勤學,長於祭祀之儀,賓客之禮,具有外交的長才。有一次,公西赤表達自己的志向說:「像宗廟的大事和諸侯的聚會,我願意穿戴著玄端和章甫,在旁邊做一個小相。」可看出他的志趣在擔任司儀。而曾皙質疑說:「所說的不像治理一個國家呀!」孔子便糾正他說:「宗廟會同這些事,不是諸侯的事是什麼?願意只做個小相,那麼誰又能夠做大相呢?」又,孔子曾說:「啊!可以穿著束帶的朝服,在朝廷上接待鄰國的使者。」可知公西赤具有輔佐諸侯的才能,是一個難得的外交人才。

冉子 出生於微賤家族,長於政事,善理財,且勇武善戰,是門弟子中相當有才幹的人。雖說在任氏宰時,曾因幫助氏聚斂民財而受到孔子嚴厲的批評,但孔子仍充分肯定他的才能,列為「政事」科的優秀弟子,且位於子路之上。冉有始終對孔子十分尊敬,無任何情緒上的反彈,還說服季康子迎回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於此,亦可想見孔子與弟子間相知相諒之深。

原思 不求仕途,能貧而樂道,貧而無怨,有很高的氣節。據孔子家語載:「孔子司寇,原憲嘗為孔子宰。孔子卒,原憲退隱,居於。」又依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的記載,孔子逝世以後,原思就跑到低窪積水、野草叢生的地方隱居起來。子貢做了衛國的國相後,帶著大隊車馬,排開叢生的野草,來到偏遠簡陋的小屋看望原思原思整理好破舊的衣帽,會見子貢子貢見狀,內心替他感到羞恥,說:「難道你很困窘嗎?」原思回答說:「我聽說,沒有財產的叫做貧窮,學習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像我,是貧窮,不是困窘啊。」子貢聽了原思的話,感到很慚愧,不高興地離去了,一輩子都為這次說錯了話感到羞恥。由此可見原思安貧樂道的精神,令人感佩。

顏淵 姓,名,字子淵論語中多稱顏淵。家境貧寒,但能安貧樂道,一生跟隨孔子學習和生活,沒有做官,「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也不改其樂」,即雖身居陋室,簞食瓢飲,仍不改其樂道好學的精神。他不僅學問淵博,且品德高尚,「不遷怒,不貳過」,孔子讚之曰:「賢哉!也。」是孔子最喜愛,寄予相當厚望,列為「德行」科第一名的優秀弟子。惜四十一歲即早夭而亡。後儒列為七十二賢之首,尊稱為「復聖」。

 參考資料

一、成語介紹

切磋琢磨 對玉石、象牙等器物加工的各種方法。比喻在道德學問方面互相研討勉勵。語本詩經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斐然。有文采的樣子。匪,同「斐」。)

功虧一簣 原指堆土成山,雖只差一簸箕的泥土也不算完成。比喻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以致功敗垂成。語源尚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博施濟眾 廣施恩惠,救助眾人。濟,救助。語源論語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自己想要立身處世,也要使別人能立身處世;自己想要通達,也要使別人能通達。語源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周窮濟急 賑濟救助貧窮或有急難的人。論語雍也云:「君子周急不繼富。」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衛靈公:「仁者周窮濟急之謂也。」

用行舍藏 指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不強求富貴名利的處世態度。源自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四字連用則出自晉書劉喬傳:「至人之道,用行舍藏。」

暴虎馮河 比喻人做事有勇無謀。暴虎,空手打虎。馮河,徒步渡河。詩經小雅小旻云:「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二、相關佳句

()論修養

1.君子遇失意,為人必有所進;小人遇失意,為人必有所退。惲敬大雲山房文稿言事與余鐵香

2.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

3.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4.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

5.不取於人謂之富,不屈於人謂之貴。孔叢子

6.忠者不飾行以徼榮;信者不食言以從利。王安石)(徼,通「邀」。求取。)

7.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8.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歐陽脩朋黨論

9.改過不吝,從善如流。蘇軾上皇帝書

10.只要我們還年輕,犯錯誤是完全正常的,但我們不應當把錯誤繼續帶到老年。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1.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禮記中庸

()論為學

1.人不涉學,猶心之聾盲。雲笈七籤卷九十)

語譯人如果不進行學習,就等於是心靈、思想上的聾子和瞎子。

2.百尺之高,累於九碁之上。庾信擬連珠

語譯百尺那麼高的建築,必須要建立在九層地基的上面。

3.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孟子盡心上)

語譯有作為的人,譬如掘井一樣—雖然掘到九仞深,可是還沒有見到泉水就罷手,那仍然是一口無用的廢井。

4.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不與。荀子大略

語譯知道得很多,但沒有特別感興趣的;學問淵博,但是沒有正確的方法;貪圖數量,但經常變幻不定。這樣的治學態度,是君子所不願有的。

5.求學的基本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英國諺語,摘自瀋陽日報,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6.虛心求教的人容易找到答案,好學不倦的人知識廣博。蒙古諺語,摘自瀋陽日報,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三日)

7.最好把老年人的生活智慧與青年人的毅力結合起來。蕭伯納,摘自遼寧青年,一九八四年第二期)

8.沒有徹底了解的,便不是你所擁有的。歌德,摘自讀者文摘,一九八四年第九期)

()論待人

1.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禮記中庸

語譯身居要職,不欺壓下屬;地位卑下,不趨炎附勢。

2.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易繫辭上)

語譯兩個人同心協力,這股力量會把金屬截斷;朋友之間推心置腹地交談,像蘭草那樣芳香。

3.與人善言,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荀子榮辱

語譯對人講有幫助的話,比布帛還溫暖;傷害人的話,比矛戟造成的傷口還深。

4.種樹須擇地,惡土變木根;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孟郊審交

語譯栽種樹木必須選擇地方,貧瘠的土壤會改變樹木紮根的穩固性;結交朋友如果看錯了人,毀謗的話不久就出來了。

5.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歐陽脩瀧岡阡表

語譯祭祀長輩的供品再多,不如趁長輩活著時盡自己的微薄能力奉養他們為好。

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7.一家人能夠互相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惟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摘自瀋陽日報,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論處世

1.君子雖有外文,必不離內質也。說苑反質

2.己之溫,思人之寒;己之安,思人之難。方孝孺遜志齋集衾

3.徑步窄處,須讓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須留三分與人食。史典願體集

4.朋友相交宜謹慎,狼群狗黨莫相近,
酒肉朋友非知己,急難之時各東西,
結交朋友重信義,日久方能知人心,
患難之時顯真情,雪中送炭世間稀,
富貴之日情難真,錦上添花世間情,
四海之內皆兄弟,留心擇友益無窮。
(勵志格言)

5.與君子遊,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芬,則與之化矣。禮記

6.事最不可輕忽,雖至微至易者,皆當以慎重處之。薛瑄薛文清公從政錄

7.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8.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餘事。朱舜水集誠誠二首

三、相關故事

()君無戲言,成王封弟

西周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兒子,也是成王的弟弟。成王即位時,年紀很小,叔虞更幼。兩人玩耍時,成王把一片桐葉剪成圭形(圭是古代帝王封賜諸侯的王版)賜給叔虞,說:「我用這片桐葉,封你為侯。」有一個史官,名叫史佚,聽到這話,就請成王擇定吉日立叔虞為侯。成王說:「這是我跟弟弟玩耍時說著玩的,怎可當真!」史佚說:「天子無戲言。天子話一出口,史官就要記載下來,禮官就要安排儀節,樂官就要譜成歌曲,怎能當兒戲呢?」於是成王叔虞。(史記晉世家

()由富而驕轉為富而好禮的南宮敬叔

大夫南宮敬叔因聚斂太多財富,行為太驕傲,而得罪了魯定公,逃亡到衛國人不敢收容他,希望他返回魯國,於是南宮敬叔載了大量的寶物回來朝見定公,請求赦罪。孔子聽了這件事後,便說道:「南宮敬叔這個人怎麼這麼貪財呢?他已經因為財富太多而喪失了爵位,卻仍不知悔改。他應該趕緊減少自己的財富才好。」陪伴在旁的子游問:「夫子為什麼這樣說呢?」孔子解釋說:「擁有財富卻不好禮,這是災難啊!敬叔曾因擁有太多財富而失去地位,卻又不改其驕傲之性,我恐怕他將來還會有災禍。」敬叔聽了,短時間內便多次來拜訪孔子,然後一步步地遵守禮儀,施散財富。(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

()勇於改過而不問謗者的狄仁傑

唐代狄仁傑,字懷英,歷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諸朝。曾推薦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人,均為中興名臣。武周狄仁傑為宰相。武后狄仁傑說:「卿家,你以前在汝南任職時,有特優的政績表現,但也有不少人在誹謗你,密函保留在我這裡,你想知道嗎?」狄仁傑告罪道:「陛下如認為那是我的過失,我當盡力悔改。如認為不算我的過失,那麼是我的榮寵,我十分感激。至於是誰在誹謗我,我倒不想知道,因為一旦知道了對方姓名後,一生都忘不掉,還是不知道的好。」武后慨嘆狄仁傑真是個淳厚的老者。(新唐書

()沉潛涵養等待時機的諸葛亮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杜甫八陣圖諸葛亮的事跡,千古以來被史家詩人稱頌不已。然而,倘若沒有那一段隆中的隱遁生涯,又如何有「三分天下」的蓋世功勳呢?諸葛亮早年隱居在南陽,過著耕讀的生活,「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是他當時的心情寫照。當時,他心中所想的,不是馳名天下、不是飛黃騰達,而是等待一個發揮才智、實踐理想的時機。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努力充實才學、涵養德行,關心天下事,積極研究定國安邦的策略,所以,當他的伯樂劉備)三顧茅廬時,便給予他重任。而他也能發揮沉潛多年的智慧學識,勝任宰相一職,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並與鼎立天下。

()在其位謀其政的傅堯俞

宋代傅堯俞,曾任監察御史,為官清廉耿直,不憚權貴,司馬光曾讚美他是「清、直、勇」三者兼備的賢人。他曾因為太正直敢言而被貶為和州太守。通判楊洙有一回問他:「相公因正直敢言才貶居於此,何以你現在不再評議國事了呢?」傅堯俞答道:「從前擔任御史,評議政制、糾舉百官是我的職責,多說批評的話是不得已的!現在我是郡守,應當要宣揚朝廷的美意,倘若還喋喋不休地批評政治缺失,那跟誹謗有何差別?」宋神宗時,他又被貶到黎陽縣管理糧草。有一天,一個郡府裡的幕僚官到黎陽縣來視察,傅堯俞跟著眾人一起出迎恭送,完全按照既定的禮節。縣長顧念他曾擔任御史及郡守,如今卻要向一個小小的郡吏報告草料場的業務,太受委屈,打算叫別人代替他來報告。傅堯俞堅決不肯,並說道:「我擔任這個官職,怎麼可以曠廢職責呢?」如此風骨,如此豁達的傅堯俞,終於在哲宗元祐年間,奉詔返京任中書侍郎。(宋史

()周窮濟急,感恩圖報的善心

花蓮地方法院院長林大洋,三十年前就讀臺大法律系時,因家貧而幾至輟學,幸獲一位遠親濟助,才得以完成學業,並考取司法官。後來這位遠親經商失敗,遠走美國林大洋為了感恩,年年匯錢到美國幫助他的兩個孩子讀書,從開始每年五千元,到後來每年兩萬元。現在親戚家的長女大學畢業,考取美國律師,特別回來向林大洋跪謝。當年林大洋的遠親存心仁厚,幫助一位肯上進的孩子。這個孩子長大事業有成,不忘回頭幫助施恩者的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將來有能力時,憶及自己成長的過程,多半也會幫助別人,即使那個人不是自己的親友。可見好人好事會感染到他人,使他人也做好事,為好人。

()死於內亂仍不忘正衣冠的子路

子路衛國發生內亂的時候,被亂臣殺死,剁成肉醬。本來他可以不用介入此事,而一走了之,但他覺得自己身為家臣,主人出事了,一定要回去幫忙。而且在死亡的前一刻,還堅持要把斷了的帽帶綁好,因為他至死都不忘孔子「君子死,冠不免」的教誨。深知子路個性的孔子聽到衛國內亂的消息,就已預料到子路必定無法倖免,最後果然傳回子路殉難的消息。從此以後,孔子丟棄所有的肉醬,不再食用。對於像孔子這樣一個「不得其醬不食」(鄉黨)的人而言,可見子路的死對他的影響很大。

 課文語譯

一、論修養

孔子說:「品德不修養,學業不講習,聽到好的道理不能有所改進,知道有不善的地方也不勇於改正,這些都是我心中憂慮的事。」

孔子陳國斷糧,跟隨的弟子都餓得起不來。子路心中不高興地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會窮困嗎?」孔子說:「君子當然也有窮困的時候,小人窮困便不遵循正道而行了。」

子張孔子問行事通達的原則。孔子說:「說話忠誠信實,做事厚道而恭謹,雖是在異族也行得通。說話不忠誠信實,做事不厚道而恭謹,即使在自己的家鄉能夠行得通嗎?站著時,要好像看見『忠信篤敬』就站在眼前一樣;坐在車裡,要好像看見『忠信篤敬』就靠在車前橫木一樣。能這樣自然到處行得通。」子張孔子的話寫在衣帶上。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美德,我都不能做到: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智慧的人不疑惑,有勇氣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就是夫子的自我稱述啊!」

子貢說:「雖貧窮,卻能夠不諂媚;雖富有,卻能夠不驕傲,這兩種做人的態度如何?」孔子說:「這算可以了。但不如雖貧窮仍樂道,雖富有仍好禮。」子貢說:「詩經上說:『像製作骨角器具,須既切而又磋;製作玉石器具,須既琢而又磨。』說的正是如此吧?」孔子說:「啊!這樣才可以跟你談詩了!告訴你已經說出的道理,你就能悟知我沒說出的道理。」

二、論為學

孔子說:「只知學習而不加思索,就會迷惘而無所得;只憑思索而不知學習,就會疑惑不定。」

孔子說:「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這是上等的人;學習而後懂得道理的,這是次一等的人;遭遇困難,然能發憤苦學,這是又次一等的人。假若遇到了困惑依然不肯學習,這是最下等的了!」

孔子說:「或許有一種人,並沒有什麼知識,卻會憑空胡說,我沒有這種毛病。能多聽聞,擇取其中好的部分去依從;能多觀察,記在心裡,這樣也可以說是次於『生而知之』那種上智的人了。」

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可以堆成,可是停止了,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填平窪地,雖然才傾覆一筐土,但如果決心繼續進行,也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孔子說:「對於某種學問、道藝,了解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進而樂在其中的人。」

三、論待人

子夏說:「敬重賢德勝過愛好姿色;服侍父母,能夠竭盡自己的心力;事奉君主,能夠獻身職守;與朋友交往,能夠守信用。這樣的人,雖說沒讀過什麼書,我必說他已經有學問了。」

孔子說:「後生晚輩在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長上,言行要謹慎而信實,廣博地關愛眾人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如果還有多餘的心力,再去學習書本上的知識。」

子夏孔子問孝道。孔子說:「子女侍奉父母長輩,和顏悅色是最難的。如果只在有事的時候,由晚輩代勞;有酒飯的時候,先給長輩吃,難道這就算是盡到孝道了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謀事,有盡心盡力嗎?和朋友交往,有講求信用嗎?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有用心研習嗎?」

子游說:「事奉君過於煩瑣、迫切,就會招致侮辱;對待朋友過於煩瑣、迫切,就會被疏遠。」

四、論處世

林放孔子請問行禮的原則。孔子說:「你問得好極了!一般的禮,與其奢侈,寧可儉樸些;喪禮,與其著重儀式周到完備,寧可內心哀傷些。」

子貢說:「假如有人能廣施恩惠而且能救助大眾,老師認為怎麼樣?可以稱得上是仁嗎?」孔子說:「這何止是仁,應該稱為聖了!即使,恐怕還難以做到呢!所謂『仁』,自己想要立身處世,也要使別人能立身處世;自己想要通達,也要使別人能通達。能從自身而推想到他人,便可以說是行仁的方法了。」

子華出使到齊國去,冉求代替子華的母親向孔子請求米糧。孔子說:「給她六斗四升吧。」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她二斗四升。」冉求給了她八百斗。孔子說:「公西赤這次前往齊國,乘坐肥馬拉的車子,穿著輕暖的皮袍,我聽說:君子救濟別人的急難,不增加別人的財富。」原思孔子的家宰,孔子給他九百斗的俸祿。原思不肯接受。孔子說:「不要推辭了!可以分給你的鄰里鄉黨啊!」

孔子說:「使人受益的愛好有三種,使人受損的愛好也有三種:愛好一切行事以禮樂為節度,愛好稱道人家的好處,愛好多結交有賢德的朋友,都可以使人受益;愛好意氣驕慢的快樂,愛好閒散遊蕩,愛好沉迷酒食的快樂,都會使人受損。」

孔子顏淵說:「有人用我時,我就出來做事;不用我時,我就退身隱藏,只有我和你能這樣吧!」子路說:「如果老師率領三軍出征,將和誰一同去呢?」孔子說:「徒手打虎,徒步過河,死了也不悔悟的人,我是不會與他共事的。必須是在面對事情時能戒慎恐懼,且事先有周詳的計謀而能成功的人才行。」

 相關範文

一、論修養

修己的目標在於成為君子,因此以下選錄幾則孔子君子應有的品德、操守、思考,以明修己的方向與目標。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語譯孔子說:「君子有三件應該警惕戒慎的事:少年時,血氣未穩定,應當警戒的事,在於色慾;到了壯年,血氣正旺盛,應當警戒的事,在於意氣用事的鬥爭;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退,應當警戒的事,在於貪得無厭。」

說明少年、壯年、老年,是人生歷程中的三個階段,一個君子在進德修業上,希望有所成就,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皆有不同的戒惕修養。孔子教人應多下克己的工夫,在少年、壯年、老年三個不同時期,要以理智分別克制色慾、鬥爭、貪得無厭。

()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

語譯孔子說:「一個君子,沒有什麼需要與人競爭的事,如果有什麼可爭的事,一定是在行射禮的時候!參加比賽的人,相互作揖行禮、一再謙讓,然後登堂射箭;射完以後,又相互作揖,走下堂,得勝的人有禮貌地請失敗的對方飲酒受罰,像這樣的競爭,才是彬彬有禮的君子之爭。」

說明世上的問題多起於爭,文人爭名,商人爭利,強者爭勝,勇士爭功。其實,競爭本身並非壞事,能促使人向上,促進事業的發展,但是否要競爭,則須以「義」的標準來衡量,合於義的當然要爭,不合於義的則不可爭。

()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君子。」雍也

語譯孔子說:「如果一個人,內在的質樸多過外在的文采,那就像個粗鄙的野人;如果外在的文采多過內在的質樸,那就像個掌文書的官吏,虛浮不實。必須質樸與文采調和適當,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說明孔子的文質見解中,質是指孝悌忠信仁義等本有的真實本性,文是指詩書禮樂等外在的文飾。孔子談論內在的質樸與外在的文采,不可偏廢,務必兩者兼備均衡、調和適當,以成為文質兼備、表裡相稱的君子。

()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語譯孔子說:「君子有九件事應當留心思考的:觀察事物時要想看得明白;聽人言語時要想聽得清楚;表現臉色時要想顯現溫和;待人時容貌要想顯得謙恭;與人言語時要想說得忠誠;處理事情時要想做得認真;心有疑惑時要想問個明白;胸有忿怒時要想到事後的禍害;看見有利可圖時要想到是否合於義。」

說明孔子舉出九件事,教人要在這些事情上多加思慮。這九件事是平列的關係,可分為兩組:前四者視、聽、色、貌,是人的本體所有,如果不加思考,就容易受外界不良的影響,必須深入思考,才能保持自然的本性;後五者言語、行事、疑惑、忿怒與見得,是與人事相交接所生,想做得圓滿,必須加強這些方面的思考與修養。

二、論為學

()

子曰:「!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語譯孔子說:「仲由!我教的,你都了解了嗎?凡是自己所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種不自欺的態度,才是求知的道理。」

說明子路好勇,常有強不知以為知的毛病,所以孔子教誨他不可強不知以為知,如此踏實不自欺的態度,才是求知的真確道理。

()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語譯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會諡為『文』呢?」孔子說:「他天資聰敏,而且篤好學問,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他有這樣的優點,所以死後以『文』作為他的諡號。」

說明衛國大夫孔圉,字仲叔,諡號為孔子讚許他聰敏好學,不恥下問,所謂「下」是指官位、才學、德行、年歲等在自己之下的人。孔文子有這樣難能可貴的優點,所以才獲得這樣美好的諡號。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語譯孔子說:「把已經求得的學問,時時去溫習它,不是很令人喜悅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來,與我共同研討學問,這不是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知道我的才學,我也不生氣,不是一位很有道德修養的君子嗎?」

說明本章是孔子敘述為學的方法、樂趣與態度,並勸人要學做君子。在學習的方法上,要溫故方能知新;學習的樂趣上,能與朋友相互切磋,或師生之間的教學相長,都可獲得樂趣;學習的態度上,要注意德行的修養,求學是為了修己,而不是為了成名,所以即使別人不知道我的才學,我也不會生氣,這樣就可以成為一位有道德修養的君子了。

三、論待人

()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語譯魯國大夫孟懿子孔子請問孝道。孔子說:「不違背禮節,就是盡孝。」後來,樊遲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氏問我怎麼做才叫孝,我回答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依一定的禮節侍奉他們;父母死後,要依一定的禮節埋葬他們,並按一定的禮法祭祀他們。」

說明本章說明孝必合禮。孝是發自於人內心的自然真情,我們以良心與真情對待父母,就像父母對待我們那樣。

孔子對於幾個人的問孝,回答都十分簡單且不一樣。對孟懿子的問孝只回答了:「無違。」孔子所以這樣回答孟懿子,是因為春秋時代,魯國三大公族: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合稱三),世代擴展權勢,破壞禮制,時時「僭禮」,用了諸侯、天子的禮制,孔子感到十分痛心。孟懿子即為三之一,其父孟僖子賢而好禮,臨終時要孟懿子去跟孔子學禮儀,故孔子針對三家「違禮」、「僭禮」的現象,以「無違」回答孟懿子的問孝,乃是欲其善體父命,卒成父志。然孔子始終反對徒具形式的禮,他在林放問禮之本時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即就一般的禮儀來說,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禮來說,與其把喪事辦得完備周到,不如心裡真正悲哀地悼念死者。

()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

語譯子游孔子問孝道。孔子說:「現在所謂孝順的人,只是在飲食方面能供養父母,至於狗和馬也都能得到飼養,如果對父母沒有一片敬心,那跟飼養狗和馬有什麼分別呢?」

說明孔子在此說明子女盡孝道,不僅是在於奉養父母的生活起居,更重要的是要有誠懇的敬心;否則,和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分別?

()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

語譯孔子說:「做子女的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應該輕聲委婉地規勸,若是發現父母的心意有不聽從的表示,做子女的依然要恭恭敬敬地對待父母,不可違抗父母的心意。雖然心裡憂愁,但不敢有絲毫怨憤的言語或表情。」

說明孔子認為子女見父母有錯時,因不忍父母陷於不義,故想要規勸父母。此時,要注意自己的態度,應具有無比的耐心、誠心與敬意,輕聲而委婉地勸諫,即使無法達成願望,還是恭敬如故,雖然內心擔憂,但不敢有任何的埋怨。

四、論處世

()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陽貨

語譯孔子說:「一個卑鄙的人,可與他共同事君嗎?在他還沒有得到富貴名利時,就唯恐得不到;等到已經得到後,又怕失掉。如果怕失掉,那什麼事他都敢做出來!」

說明孔子認為一個性格貪鄙、行為卑劣的人,心中只有利益,容易患得患失,常常為了求得私利、保全私利,而做出不顧道義、出賣朋友等極危險、極可怕的事。因此,孔子特別提醒君子,不可與這種鄙夫同朝共事。

()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絜己以進,與其絜也,不保其往也。」述而

語譯互鄉這個地方的人往往不講道理,很難和他們交談。有一個互鄉的小孩來求見,孔子居然接見他,這使弟子們感到很疑惑。孔子說:「他來求見我,就是要求上進,我應當讚許他上進,不應當讚許他後退。又何必絕人太甚呢!人家若潔身自好以求上進,我讚許他現在這種潔身自好以求上進的精神,不必計較他過去行為的好壞呀!」

說明孔子處世的基本原則,是懷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因此他解惑的立場是只要人肯虛心問道向學,修潔己身,在德行上力求上進,就值得獎掖讚許、施以教誨,不必念舊惡,計較他以前的不善,否則絕人太甚,不免堵塞了他自新向善的門路。

()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憲問

語譯孔子說:「國家太平的時候,說話可以依據正道,直言無諱,行為亦須依據正道。當國家紛亂時,行為仍須依據正道,不可卑屈,但言語則當謹慎謙遜。」

說明孔子教人處世之道,有道則言行正直,無道則明哲保身。也就是不管國家政治清明或政治黑暗,君子為人正直的立身原則不變,惟要因時制宜。因為國家政治既上軌道,個人生命可以得到保障;但當身處亂世時,行為仍須正直,言語則當謹慎謙遜,以免招禍,因為此時國家混亂,生命得不到保障。

()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罕

語譯子貢說:「假如這裡有塊美玉,是把它放在櫃子裡藏起來呢?還是選擇識貨的買主把它賣掉呢?」孔子說:「賣掉它吧!賣掉它吧!我要等待一個識貨的買主出好價錢才賣啊!」

說明本章記孔子出處行藏的態度,全用比喻為問答。子貢把人的才德比做美玉,而假設了兩種情況:一是「韞匵而藏」,即避世退隱,獨善其身;一是「求善賈而沽」,即入世行道、兼善天下。孔子生平以救世為職志,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出仕,以便能實行自己理想的政治主張。

五、菜根譚  洪自誠

()與其練達 不若樸魯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語譯一個人的社會閱歷愈淺,所沾染的不良習氣就愈少;愈是歷經世事,內心的巧詐往往愈多。因此,君子與其圓滑老練,不如樸實魯鈍;與其拘泥於小節,不如豁達狂放。

()心事宜明 才華須韞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語譯君子的心地,要像青天白日一樣,沒有任何見不得人的地方;君子的才華,要像美玉珍珠一般深藏不露,不可讓人輕易知道。

()紛華不染 智巧不用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語譯對於富貴繁華,不去接近的人是廉潔,接近了卻不受汙染的人,那又更廉潔了;對於權謀機詐,全然不知的人是高尚,知道了卻不屑使用的人,那又更為高尚了。

()逆耳拂心 德行砥石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纔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語譯耳中經常聽到刺耳的話語,心中經常有不順心的事情,才是提高道德修養、陶冶品行的好磨鍊。如果聽到的話句句悅耳,遇到的事件件稱心,那就等於把一生葬送在毒藥之中了。

—選錄自吳家駒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菜根譚三民書局

賞析

 課文賞析

一、論修養

本章孔子自述以不能進德修業為心中的憂慮,藉此勉勵人們。孔子對於人們不講求修養自己的品德,不研究真正的學問,聽到合宜的道理,不能遷從,不能改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為,感到非常憂心。

竹添光鴻論語會箋說:「修德是主腦,講學是致知工夫,徙義、改不善是力行工夫,皆修德之實事也。學問與造化一般,頃刻無停機,若工夫稍有作輟,這生機便斬絕,故憂。是吾憂,見責任無可委託,工夫無可替代。」這段話的大意是:修養德行是人生的中心要務,講習學問是在於獲致知識,徙於道義和悔改過失是行為的實踐,實際上都可歸納在修養德行一項內。無論學習知識或做人的道理,都和大自然的運行一樣,不能有片刻的停留,否則就斷了生機,所以令人憂慮。可見這些人生的責任是必須講求、必須實踐的。

魯哀公六年(西元前四八九年),六十三歲的孔子率領弟子從陳國蔡國史記孔子世家是這樣記載的:「,軍於城父。聞孔子陳蔡之間,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絃歌不衰。」後由子貢楚國告急,楚昭王派兵來迎孔子,才獲得解救。但孔子因故並沒有到楚國

子路個性較魯莽,孔子藉機指示君子處窮的心態。君子小人都不免遇到困阨,但君子始終堅信自己的信念(道)而處變不驚、樂天知命,環境愈是艱難,志氣便愈是堅定,愈能接受考驗,發憤有所作為,充分顯出「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士窮見節義」的傲然骨氣,是極為高尚的情操。

至於小人,如果遭遇這等情況,大多是滿腹牢騷,怨天尤人,且一定會被貧賤所移、富貴所淫、威武所屈而胡作非為。所以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在困阨時最能顯現出來。

本章孔子教誨子張,若能言忠信、行篤敬,即能通行天下,無所不宜。這裡所謂的「忠」,是誠誠懇懇,做事盡心。「信」是不說謊,說話負責。「篤」是篤實,實實在在地做人。「敬」是恭敬,恭恭敬敬地處世。若能遵守「言忠信」、「行篤敬」兩大信條,始終不忘,則不僅在本鄉本土行得通,就是在文化落後的野蠻民族也同樣受歡迎,人際的相處都會順心遂意,這是古今外都一樣的道理。

然而,如果一個人言不忠信,行不篤敬,即使他在本鄉本土也難於通行,沒有人願意和他打交道。此正如俗語所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至於要做到「言忠信,行篤敬」,則非一朝一夕即能達成的,必須要時時刻刻牢記在心,無論是站著或是坐車,「忠信篤敬」四個字就在眼前提醒自己。如此,日積月累而成習慣,自然而然就能「言忠信」、「行篤敬」了!

本章孔子君子之道有三,這三種境界,每一種都不易達成,只要得其一,都可以算是不朽的,更何況是知、仁、勇三者兼備?所以孔子自謙說自己尚未能做到。但子貢才思敏捷,又長期追隨孔子,因此能體會孔子此言是謙遜的口吻,深知孔子已達到三者兼備的境界。因此,他不再追問,只加上一句補充,說明這三項美德,其實正是夫子的自述。

孔子日夜思念的是如何推行「仁政德治」以濟世,這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仁者表現,但他對於個人的事,則是「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的一派樂天知命,從無個人的憂慮,正是「仁者不憂」;孔子明道,到四十而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正是「知者不惑」;孔子見義勇為,「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莊子秋水),正是「勇者不懼」。

「仁者不憂」三句已見於子罕篇,不過子罕篇敘智者在前,而仁者其次;本章則仁者在前,而智者其次。雖次序不同,但並沒有什麼意義的差異。

人處在貧困的時候不免會感到自卑,甚至會低聲下氣地阿諛、奉承他人。因此,若能做到「貧而無諂」,保持尊嚴、骨氣,絕不因為貧窮而去向人乞討,是很不容易的。然而,孔子也僅許以「可也」,認為必須進一步要求達到「貧而樂」,即「樂道」的境界,才是最高的標準。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即是這種境界。這與「貧而無諂」相比,顯然更為高明了。

同樣的,人處富貴時,也容易變得傲慢淫奢、驕縱無理。因此,若能做到「富而無驕」,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但是,孔子也僅以「可也」許之,認為必須進一步做到「富而好禮」,樂於順理行事,樂於平等待人。子貢本身即是富而好禮的典範,他運用智慧而擁有財富,深知成功之不易,是以不會以驕態對人;且又好學好禮,因而雍容華貴。這與「富而無驕」相比,境界亦是更高了。因此,雖說「無諂、無驕」已經是難能可貴了,但進而達到「樂道、好禮」則更佳。由此也可得到啟示,那就是人們不可安於小成、小志,應該自勉、自勵,力求更上一層樓。

二、論為學

本章是說學習與思考並重,不可偏廢。衛靈公篇載孔子曾自言:「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可見思而不學是沒有益處的。子張篇亦載子夏曾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所謂「博學」、「切問」即是「學」;「篤志」、「近思」即是「思」。中庸也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所謂「博學、審問」即是「學」;「慎思、明辨」即是「思」。朱子四書章句集注說:「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學習是求乎外的,在於能知物;思考是求乎內的,在於能明理,二者在生命的開發中是兩個相輔相成的要素。學習是要用頭腦去思考的,而思考更不是憑空去想,而是在前人已發明的基礎上去求發展,所以應當一面學習,一面想,使所學能完全理解。同時,也要一面思考,一面學習,使自己的思考得以印證,成為有系統的知識。因此,如果偏廢的話,就會勞而無功,甚至危及身心。

本章言天賦資質各不相同,進而勉人力學為可貴。孔子在此將人的資質天賦分為四等,皇侃論語集解義疏以「生而知之者」為聖人,以「學而知之者」為上賢,以「困而學之」為中賢,以「困而不學」為下愚。然在雍也篇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將人的資質分為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又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學之,及其知之,一也。」也是將人的資質分為三等,與本章前三等正好相同,然本章最後何以又多分出一等呢?王熙元論語通釋說:

事實上,就人的天資說,本章也是分為三等,不過,在分為三等之後,再就智慧低的人,依他學與不學,又分為二等。

也就是將第三等分為「困而學之」與「困而不學」二種,即天資雖低,若肯努力學習,逐漸也能通達事理;若不肯學習,這樣智慧自然無法開通,終至於矇眛無知。由此可知,孔子在此是為了強調、肯定、鼓勵學習,認為透過學習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孔子即自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即我不是生下來就知道許多道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的文物制度,勤快地求學得來的。又中庸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都說明了學習的效用,可以增進智慧、變化氣質。

本章孔子自稱不妄作,以進而勉人不要無知而妄作。述而篇第一章孔子亦自白他研究學問與著書立說的態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於老彭。」(我只是傳述舊有的典籍,並沒有自己創作,相信而且愛好古籍,私心效法那商代賢大夫老彭。)本章正可與「述而不作」的意思相發明。

孔子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認為古代的聖王,已經留下了很完善的制度與很精深的學理,故後人只須遵循古代的典章制度,有所傳述與記存,就可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這就是述而不作。孔子所反對的是「不知而作」,也就是對事理並無所知,卻憑空妄自創作,這非但無益,且可能有害。若是「知而作」,也就是能以多聞、多見為基礎,然後深入研究,經分析、比較、歸納等各種方法而有精密正確的認知時,即可以有所創作。由此可知,所謂創作,也是要有一定的認知基礎。

「生而知之」的人,千百年也難得一見,人們大多是「學而知之」者,但也有些人要一再學習才能得到一點。不過只要肯努力、有恆心,古人說:「若能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中庸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雖天資較差,但總有成功的一天,故「學而知之」是僅次於「生而知之」者。

本章是孔子勉人自強不息,不可中道而止。朱子四書章句集注闡述本章的精義說:「蓋學者自強不息,則積少成多;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可以說完全掌握了本章的要旨。

與此相似者,論語之前如尚書旅獒篇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論語之後,孟子以掘井為比喻:「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同「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孟子盡心上)意即有作為的人,譬如掘井一樣雖然掘到九仞深,可是還沒有見到泉水就罷手,那仍然是口無用的廢井。

孔子在此用了兩個比喻,前一個比喻根據尚書,後一個比喻,則是孔子從積極方面加以發揮。通過這兩個生動的比喻,孔子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能自強不息、堅持不懈,則可積少成多,成就大業;若中途而止、畏難而退,則前功盡棄,終將一事無成,懊悔不已。故或進或止,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在於別人或外在的環境。

本章言人們為學、修養的次序,因用心淺深的不同,而有三個層次、三種境界。第一種「知之者」,僅僅知道為學的意義,但並沒有從內心裡愛好它,因而知之不深,學而不篤。第二種「好之者」,不僅知道為學的意義,且能深心的愛好它,能自覺地努力學,而不需他人的督促,比「知之」更深入一層,所知更為篤實。第三種是「樂之者」,是在為學中能體會其中樂趣的人,充滿了自得、自在的樂趣,進而到達陶醉、忘我的境界,那是追求學問、道德、藝術的最高境界。孔子顏淵三月不違仁,應是說顏淵已由好道而樂道,故能長久不違仁。又顏淵雖居陋巷,別人所不堪忍受的,他卻不改其樂,那是因為他能樂在道中,並不是因為他以貧為樂。

綜合以上可知,孔子認為在為學的態度上,要能持之以恆、自強不息、堅持不懈,若能如此,即使天資低,也能有成功的一天;至於在方法上,孔子認為要學與思並重,且要能由知之、進而到好之,再進而到樂之的最高境界,能樂在其中,則能學得更廣、學得更精,成就也就越大。

三、論待人

本章子夏教人為學的根本在於倫理道德,實踐了做人的道理,就是「學」的內容。從辭意看,此分別指夫婦、父子、君臣、朋友四倫所各應遵從的道德規範。

夫妻是人倫之始,王化之基,所以首先說明夫妻間的關係,應看重妻子的賢德勝過她的容貌。以下「事父母能竭其力」,在明父子之倫;「事君能致其身」,在明君臣之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在明朋友之倫。

子夏這番話,是主張以德性為本為主,以知識才藝為末,而以本貫末,以道德統知識,融學問於生命中的想法,凸顯為學以成德的終極目標。因此,這並非表示人可以自然而然,不經反省便可成德,更不是輕視知識,而是道德的實踐也就是為學的一種體現。

本章言人應以德行為本,然後再以餘力求多聞博識。也就是以德行的修養、履踐為第一要務,敦品然後力學,進德重於修業。

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論語顏淵),且「愛人」是要由近及遠的,首先要「親親」,「入則孝,出則悌」,然後再「汎愛眾」。孔子此以孝為先,愛有差等的「仁」,顯然與墨子「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兼愛中),即不分上下尊卑親疏而一視同仁的「兼愛」有很大的不同。孔子的「仁愛」表面上看來,遠不及「兼愛」來得崇高,但它配合當時宗法社會的現實與需要,因此是切實可行;符合宗法制度下人們的倫理觀念,因此能深入人心,對當時以及後世都有很深遠的影響。

本章言為孝必以和顏悅色事親,光是服勞與奉養,都不足為孝。孝子深愛著自己的父母,侍奉父母時,必然是發自內心的和顏悅色,心中有幾分的孝心,表現在外即有幾分的和顏悅色。這種誠心的和顏悅色是自然的流露,是無可掩蓋,亦無法偽裝的。所謂「和顏悅色」也就是「敬」,一個人「誠於中,必形於外」,內心誠敬,一定能和顏悅色,所以禮記祭義篇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就是這個道理。只有「酒食」的口體奉養,不能算是孝。所以為政篇亦載:「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說明子女盡孝,不僅在於以飲食供奉父母的生活,尤其著重能有誠懇的敬心,否則和飼養犬馬有何分別?因而「孝」總和「敬」在一起,說成「孝敬」父母。而「敬」是孝的靈魂。「敬」發自人的內心,表現在外的容色態度上,必然是「和顏悅色」的。

本章記曾子省身慎行的言論。孔子教人,以「忠」、「信」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德目,所以他屢次以「忠」、「信」並舉,如說:「主忠信。」(學而子罕顏淵篇)又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者。」(公冶長篇)又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衛靈公篇)王熙元論語通釋說:

因為「文行忠信」原是他施教的四大項目。大體說來,忠屬於事,信屬於言。如為人謀事,為國謀政,應以「忠」為極則;與朋友交往,與鄰國交結,應以「信」為極則。曾子能深體孔子教學的旨意,他這段話,正說明了忠信是傳習之本,也發揮了門教育的精神。

此外,對於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則須多加研習。

談到「忠」,我們很自然地會想到蜀漢丞相諸葛亮。他受先主之託,輔佐後主,在國弱兵寡的惡劣環境中,仍竭智盡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故吾人讀出師表,多會為其忠誠而深受感動。至於「信」是待人處世的要件,孔子即曾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顏淵)可見守信對人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本章言事君交友之道。以君友連言,乃因為五倫中,此二倫最為相近。臣子的事奉國君,朋友間的相互對待,相同的地方,在於要能規諫過失,且必須以漸進的方法,不可過分煩瑣或迫切,否則將會自取其辱,或反被朋友疏遠。因此,我們待人處世都要有分寸,凡事適可而止,不可超過一定的限度;否則,不但於事無補,且反而會引起不良的後果。

原來,我們見他人有過失,很自然地會想要規諫提醒對方,此乃出於人一種高貴的道德心(即「愛」),這種道德心是一種理想的、圓滿的、無限的標準。然而,有時我們會因為這樣的標準而犯了「數」的錯誤。顏淵載:「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也正是這個意思。連好朋友都不耐煩聽煩瑣或迫切的意見,更何況是君主呢?歷史上最能接受勸諫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他對於其諫議大夫魏徵,不但是言聽計從,而且是到了敬畏的程度。有一次,太宗正在玩弄他心愛的小鳥,忽然魏徵來了,唐太宗怕他批評,趕快把小鳥藏在懷裡,魏徵假裝沒看到,還故意留下來和他談論國事,唐太宗雖為鳥兒感到不安,但也沒辦法。等魏徵走了,懷中的小鳥也已死了。他傷心地回到後宮,大發雷霆,想要殺掉魏徵,皇后問明原委,立刻穿著大禮服向太宗行禮,並說:「唐朝魏徵這樣的賢臣,又有你這位肯受人規勸的明君,國家的興盛可期,臣妾因此致賀。」太宗這才轉怒為喜。幸賴皇后賢德敢言,這才保住了魏徵的性命。由此可見諫人過失之難。

所以,我們諫人過失時,一定要講究方法,應措詞委婉,先站在對方的立場為他著想,如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文筆流暢,措辭委婉,譬喻恰當,褒貶適度,條理分明,無怪乎能成為唐代有名的諫議大臣。總之,我們規勸他人時,應委婉合度且適可而止,留給他人自我反省的空間。這不但能成功地達到規勸的目的,也不致變成反效果,而招致汙辱或反遭疏遠了。

由以上五則,可以大致看出孔子對於待人的基本主張。人倫關係中,他認為對國君要忠,對父母要孝,對妻子要重其賢,對兄弟要悌,對朋友要信。這些倫理道德是首要學習的項目,待有餘力後,才求取學問,這是基本的認識。至於方法上,對待國君、朋友,切忌煩瑣、迫切的規勸對方;至於最重要的「孝道」,則是要注意和顏悅色。

四、論處世

林放孔子:到底禮的原則是什麼?這個問題正巧也是孔子所關心的,所以孔子讚賞林放「大哉問」。至於禮的原則是什麼呢?孔子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了具體的例證,讓林放容易理解。

禮有存於內心和表達於外的不同,前者為質為本,後者為文為末,「儉」與「戚」雖然不完全是禮的本原,然而也是接近了禮的本原,因為它們都是發自於本心的仁德。禮記檀弓上記載子路的話說:「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與本章「喪,與其易也,寧戚」相似。八佾篇也說:「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可見孔子十分重視喪禮中發自內心的哀戚至情。

孔子之所以舉兩端,以「與其彼也,寧此」的方式作答,正是要讓林放自己去體會、領悟。如此,禮之本究竟何在,更是令人咀嚼再三。

孔子總是教育弟子要從平易、尋常的地方做起,不必好高騖遠。子貢想從事功方面求取仁道,且把仁設得太高,所謂「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這是有位者的事,一個有位者若能做到使全國民眾都得到好處,那就成為聖人了,孔子以為連賢明的都恐怕做不到。因此,若依子貢的標準,天下就沒有仁人了。

在問答中,孔子從「聖」與「仁」的分別,界定出何謂「仁」。可知,一來「聖」是包含仁且高於仁的,二來「仁」的定義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自立、通達,也幫助他人能自立、通達。可以說這是「仁」的主要涵義,也是「仁」的最高境界。它與顏淵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構成了行仁的兩個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盡己之心以待人,亦即是「忠」,是從正面、積極的方面展現「仁者,愛人」的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推己之心以及人,亦即是「恕」,從反面、消極的方面展現「仁者,愛人」的原則。如此,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了。

姚式川 論語體認說:

至於「能近取譬」,是說能從自己切身處以最淺近、最平凡的事情,將己心比人心,就一定會知道:我之所欲,亦正是他人之所欲;我之所不欲,亦正是他人之所不欲。可以說這是行仁最具體、最切實的一種方法,也是人人可以學,人人都能做到的有效途徑。

「周急不繼富」是本章的主要思想,頗能發人深省。

首先,世人大多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但孔子不這麼做。如公西華已經很富有了,無須給予太多的餽贈,所以冉子代請粟時,孔子少給。原思家境清寒,孔子給予他比較豐厚的俸祿,由此可見孔子在錢財的給付上,是會斟酌實際情況的。

其次,對於冉子的請求,孔子並未直言拒絕,而是應允他稍稍增加了一點。然冉子以其私意,卻給了公西華很多,這是不當予而予,對此,孔子並沒有用嚴詞指責,而是以「吾聞之也」的古語,委婉地正面啟發他要周濟急難,而不要錦上添花地增加富人的財富。如此殷殷地教誨,比起嚴厲地批評,更能達到效果。

其三,原思嫌俸祿多,要加以推辭,孔子也是用委婉、正面的方式啟示他。「毋」,是接近命令的口吻,孔子認為原思應當接受的理由,一是因為他己身本是貧困的。二是原思所得當是「宰」的俸祿,如果辭俸祿,可能是沽名釣譽,也可能是不懂俸祿的意義,誤以為不取為廉。實際上,俸祿是給那個職位的,你今天擔任這個職位,明天也許不做了,怎麼可以事先替別人要求減俸呢?如果覺得能力不足以領取這樣的俸祿,應該辭職而非辭俸祿。三是剩餘的俸祿可以周濟鄰里,這可以大大發揮財富的用途。可見孔子是懂得取財、用財之道的。而且,孔子分別根據弟子不同的性情與特點,而有不同的教育內容與方法,亦可謂具有「因材施教」的教育藝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但愛好的養成要特別謹慎小心,因為愛好大致可區分為兩類:對人有益的,對人有害的。孔子提出對人有益的愛好有三項:一是「樂節禮樂」,愛好以先王制定的禮樂為節度,行為舉止都受到禮樂的薰陶,自然而然能言行有序,舉止和諧。二是「樂道人之善」,樂於稱揚別人的優點,這在喜好道人長短的世風之下,實屬難得,然能做到這點,心胸會更開闊、坦蕩,境界也會更高遠,必然能「樂在其中」了!在消極方面,至少能「無攻人之惡」;在積極方面,更能做到孟子所說的「與人為善」。如此,對人類的進步與社會的安寧有極大的益處。三是「樂多賢友」,即樂於結交「直」、「諒」、「多聞」的朋友,且要多多益善。如此,不僅能互相切磋琢磨,彼此支持促進;還可以在遇到困難挫折時,互相幫助勉勵。

孔子又提出對人有害的愛好有三項:一是「樂驕樂」,通常愈是卑微的人,愈是表現出自大的行為,以驕人為樂,而當別人受辱時,難免會伺機報復;二是「樂佚遊」,三是「樂宴樂」,乃是愛好閒散遊蕩,沉溺於吃喝玩樂中,追求一時的感官刺激,然而往往樂極生悲。這些有害的愛好,不僅損害身心健康,且會為往後的生活伏下萬種禍根,可謂「樂」愈甚,苦果便愈大,悲劇也愈為慘痛,必須要特別小心才是。雖然今日的生活與古代大不相同,娛樂項目也日新月異,但孔子所指出的大原則,至今仍是受用無窮的。

孔子顏回都能以平常心對待「用」與「捨」、「進」與「退」。當有人要用我時,即實行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主張,發展自己救人救世的抱負。但是,當人家不用我時,我則將自己的才學理想、主張抱負都暫且隱藏起來。至於子路,他不能認識到顏回的優點,也不能知曉自己的缺點。在公冶長孔子曾批評子路:「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可是子路看不到孔子對其勇猛負面的評價,還一直將它視為自己的長處。所以,當孔子誇獎顏回時,就很不服氣地問孔子:「子行三軍,則誰與?」意思是這種事顏回派不上用場,藉此展現自己的勇氣與軍事上的長處。但孔子順勢曉喻子路:「暴虎馮河,死而無悔」是一種不顧危險的血氣之勇,不足取法。一個好的統率三軍的大將,必須「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才可以,也就是要能以智謀來克敵制勝,獲得成功,這才是值得嘉許的義理之勇。孔子針對子路的缺點,因材施教,希望子路成為智謀勇略兼具的人。可惜子路並沒有將老師的忠告身體力行,最後還是「暴虎馮河,死而不悔」了。

 

 

參考目錄

 書目

1.人文智慧—論語精髓 王熙元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2.中國思想發展史 何兆武步近智唐宇元孫開太 明文書局

3.孔子學說 陳大齊 正中書局

4.四書章句集注 朱熹) 藝文印書館

5.四書解題及其讀法 錢基博 商務印書館

6.四書導讀 黃錦鋐等 文津出版社

7.新譯四書讀本 謝冰瑩等 三民書局

8.與青少年談孔子 傅佩榮 名田文化公司

9.論語注疏 何晏)集解、邢昺)疏 藝文印書館

10.論語正義 劉寶楠) 世界書局

11.論語通釋 王熙元 臺灣學生書局

12.論語義理疏解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 鵝湖出版社

13.論語體認 姚式川 三民書局

14.論語新編新詮 胡愷 蘭潭出版社

15.論語新解 錢穆 三民書局

16.論語漫談 湯化 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17.論語的智慧 傅佩榮 皇冠出版社

 篇目

1.孔子的治學方法 王冬珍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十三卷五期

2.孔子的治學方法 杜松柏 孔孟月刊十六卷四期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

3.孔子對處世態度的啟示 羅聯絡 孔孟月刊八卷三期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

4.孔子論修身及其美育思想 張德文 孔孟月刊三十三卷八期 一九九五年四月

 網址

1.中華文化天地至聖先師孔子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27html/vod27_01.htm

2.臺中市孔廟
http://www.tccg.gov.tw/sys/SM_theme?page=45558312

3.臺北市孔廟孔子學堂
http://www.ct.taipei.gov.tw/ch/06-information/info1.html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