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分享園地 / 內思青年文章 / 我的國外生活—談德國經驗 NO.66

我的國外生活談德國經驗

內思高工校長 湯誌龍 2021.04.27

貧瘠時代鄉下小孩心中的外國圖像

進入內思工校之前,對於外國的印象只有日本和美國。小時候常聽長輩們談到日本製、日本人、以及部份附近地名包含:新竹(Sinjuku)、竹東(Jukudo),都用日文發音,而且有很多用品都是日本進口的,所以對我而言,第一個認識的外國就是日本;其次是美國,但是遇見的西方人是否真的是美國人?其實我並不清楚。在我們鄉下(新竹縣北埔鄉)只要遇見西方人長相,絕大部分是神父,大家都會說是美國人。當時的生活貧困,我們常從神父手中獲得麵粉、餅乾與乾糧等救濟品,這是就讀初中以前的經驗,雖然在地理與歷史課本上似乎有提到外國史地,但沒深刻印象。

進入內思工校,因為當時的課程架構是所謂的「單位行業」,實習課程在一週內佔了兩整天,國、英、數之外,有公民與體育,卻沒有史地,因此沒有更多機會接觸國外史地。所幸就讀的是內思高工,校內有許多歐洲來的神父、修士,其中以西班牙、瑞士與德國人士居多。對於德國,從神父、修士口中得知,世界上工業最發達、所製造的各種機具、設備、儀器等,最為精準的國家就是德國,當時對德國非常好奇,心想:有朝一日應該要到德國好好學習,體驗最發達的工業國,在技能學習方面的歷程。加以內思畢業後,在業界工作一年,經由企業的高階主管鼓勵之下,投入彰化師大的前身:省立教育學院職業教育系就讀,該學院由留德回國的教育家許智偉博士創立的,邀請多位德國技職專業學成回國的講師、教授們投入技術職業教育人才培育計畫。在大學四年耳濡目染之下,更加深我對德國的嚮往,這輩子能有機會到德國應該是我當時非常期盼的願望。也嘗試在大學三年級選修了德文課程,但是很遺憾的,我沒有在德文課堂上獲得自我肯定,雖很努力學習,但進入德文課教室沒幾堂課就放棄了。

 

信念、夢想實現、與感恩

大學畢業後在南港高工服務期間,政府在經濟部國際合作處有推動中德合作計畫,至民國78年止,每年都由學校或公務機構透過薦送或公開甄試,選派人員公費前往德國學習技術。個人很幸運的在最後一梯次(1989-1990)經過正式考試錄取以公費前往德國研習15個月。先行在國內接受語言訓練半年、再送往德國繼續安排4個月的德語訓練,以便於順利地在德國的學校、研究機構、訓練機構、以及企業界實務實習;並且除了德國之外,也在毗鄰的各國體驗生活。從初淺認識一個國家,到嚮往國家的民俗與特色,心中常回憶著:堅定的信念,常能夠使自己的夢想成真!更惦記著:因為內思的培育潛移默化的過程,讓我更加提升個人對於德國精湛技術、國民工作態度以及生活環境的青睞,感念的還是內思工校就學期間接受神父與修士們的培育恩情。這也是我常說的:內思是改變我一生的地方。

 

德語,雖是公認最難的語言,只要有膽識面對,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我在19896月以非常初淺的德語能力,搭了近13小時的飛機,在曼谷轉機前往德國法蘭克福機場(Frankfurt Flughafen) ,又再一次轉國內班機至圖賓根(Tuebingen),再由語言中心人員接送我們到一所圖賓根大學(Universität Tübingen)外語訓練中心分支機構(Aussenstelle der Deutsch Sprach fuer Ausländer)。這一天的過程中,真正應用所學,在沒有任何協助,是全程使用德語的開始。當時還並沒有Google,只有厚重的字典,雖只有初淺的語言能力,搭配應用肢體語言之下,絕大部份的溝通都能迎刃而解,主要是來自信心與膽識,對人的信心,相信德國人一定都會善待我們;只要有心勇於面對,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語言突破階段:以口語說出學習語言、以寫作培養語言思考

在踏進德國之後的四個月德語訓練期間,有幸遇見一位很棒的德文老師 Frau Schneider,非常用心教學,課堂準備很周延,有韓國來的同學額外要求這位老師給他們口語發音校正,老師應允之後,額外主動邀請我加入,其理由是:「你上課很認真,但口語訓練還需加強」。另外,還對我說:如要學好語言,最好的方式是寫日記,她還願意義務幫我改日記,前後改了三個月,讓我口語進步神速,心中常感念這位老師。這位老師是我外語的真正啟蒙師,讓我體會到:Reading increase knowledge, and writing increase think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意味著:透過閱讀,可以增廣見聞;透過寫作,可以培養思考以及口語講述能力,尤其是外語部分,因為外語的寫作會在不知不覺中迫使自己以外語思考,當外語思考能力增強後,口語表達自然以該語言流暢表露,就如同自己的母語或常用語的思考並未透過任何語言翻譯後才說出。

 

德國人的工作態度與規準是成為最優秀工業國最重要的條件

我在德國研習最主要的課程是模具專業技能與教學培訓,當時以我個人的專業工作與教學經驗,除了德文外,本身就已經具備德國職業學校(Beruf Schule)、模具企業(Firma von Spritz werkzeuge)、部分專業研究機構(Fach Institue)的工作能力,在我最後階段的實習公司(Czech Kunststoffe Werkzeuge)就曾邀請我留在德國,但我仍以「回國服務」為此次在德國長時間研習的目標。

德國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是態度與規準,凡事都依據標準(Norm),不能例外。所有零件都標準化,最典型的例子:自己家的窗戶壞了,如果隔壁鄰居有備用窗戶,型號數字對了,就可以借來裝上;曾經看過一戶人家一樓的橫樑壞了(絕大部分為木造房子),幾位大漢直接將其抽出之後,更換另一隻木橫樑,不須修整就完全吻合。老師在學校教學,也有其規範,真正體會到「教會勝於教完」、「耐心與誠心是老師的重要職責」;有次我被要求在課堂上進行「車床複試刀座調整角度進行錐度切削」示範教學,德國老師問我:在台灣要多少時間教這個單元?我回答因為用德文,所以我花了25分鐘,如果用中文,可能在20分鐘可以教完。他說:我是德國人,我用德文教學,這個單元我至少要用90分鐘來教,精密工業大國的教學是如此的嚴謹,我啞口無言,頓時覺得相當汗顏。回國之後,我毅然決然地放棄高酬勞的模具設計專業技術工作,投入教育研究所進修,是受教於德國老師,這也應該是我斜槓人生(可參閱本人在內思青年第64期撰寫之:內思青年VS斜槓青年)中最重要的轉類點捩點。

 

想家、想故鄉的心情

出國,除了一、兩周內短時間的旅程之外,無論是進修、研習、留學獲取學位,甚至是旅遊,只要是長時間,例如:半年以上,六、七年以內,最難熬的就是想家、想親人、想故鄉的心情。尤其是面對瓶頸、面對自我發展困境、面對語言與文化問題難以突破之際。難熬思鄉之情,我在德國期間就有同伴因為不適應,提早結束研習訓練,他()們事後都覺得相當遺憾。我個人雖然渡過了,但過程中確實仍有多次思念之情難以抑制!至於如何排憂解愁?即使目前各種平台軟體很方便,但仍無法超越實體面對面的親情感受。解鄉愁的重點在於訂定目標,除依據課程或工作計畫養成規律生活步調之外,也規畫短期休閒旅遊、多結交朋友,勇於接受挑戰,一定能學習有成。這也是我能夠在德國15個月期間,雖然想家、想故鄉,又有語言、專業技能學習壓力的情境之下,能利用課餘或工作之餘,遊覽了德國附近共12個國家,體驗各國風土民情。

 

回顧與分享:年輕時代應掌握稍縱即逝的機會

從德國學習返國至今,轉眼已超過30年,剛回國一兩年,路上只要聽到有人說德語,我一定掌握機會與他()聊天。但,三、四年之後,心中反而常有一種想法:沒關係,下次再說吧!應該還會有很多機會。結果?事後真的越來越少機會了;目前我自己的德語能力,已經無法像過去那麼順暢了。腦海中頓然感受到:失去當下、「稍縱即逝」的感覺越來越強烈。我是在1990年回國的,因為毅然決然地投入教育研究所攻讀碩博士,課業與研究上,英語的能力逐漸被列為重點,無論是文章發表或論文研討會討論都以英語為主,2000年有機會到澳洲半年的獨立研究工作,當時有研究結果的壓力,想家、想故鄉、想未來發展的情懷更深更強。獨立研究過程,需要訪問中小學校長、學者或專家,也應用機會在澳洲各地旅遊,但是永遠沒有10年前(1989-90時期)比較年輕時候的衝勁,更深深體會到「機會稍縱即逝」,也期望我們的同學、我的學弟妹們,只要有機會就應極力爭取,出國進修或研習越早越能適應、越早越能開闊眼界,然而,最基礎、也是重要的還是語言能力,無論哪種語言,只要有信心、有恆心、願意投入、不擔心說錯、寫錯,「路」一直都在你的心中,「希望與夢想」隨時都在召喚、一直在等著你去實踐。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